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這些年,我在上海造郵輪

人民網記者 葛俊俊
2024年06月17日11:34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6月11日,遠航歸來的“愛達·魔都號”穩穩靠泊於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這是它自今年元旦正式開啟商業首航以來,完成的第38個航次,累計承運游客數已超過15萬人次。

“在船塢裡,看著H1508成型、起浮、交付,我內心無比自豪。”談起曾5年朝夕相處的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外高橋造船”)電焊工潘秦更習慣叫它H1508。“這條船我上去過無數次,上面的每一根電焊條、每一盤電焊絲,都凝聚著我們的心血。”

大型郵輪被譽為船舶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現代工業和現代化城市建設綜合化、集約化的巨系統工程,直接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綜合科技水平與制造實力。2023年11月4日,“愛達·魔都號”正式命名交付。這,也標志著我國拿下了這顆“明珠”!

“愛達·魔都號”開展首次海試。

作為全球最大、最復雜的單體機電產品,大型郵輪的設計和建造是高度系統化、集成化的巨系統工程。不僅線纜布置復雜,郵輪建造對重量也極為敏感。郵輪自重的增加,就意味著登船物資或者人數要減少,這對船東來講是真金白銀的損失。因此,對重量的嚴格控制也體現在造船合同中。

為了減輕船體自重,“愛達·魔都號”採用了大量的薄型鋼板,4到8毫米的薄板佔比達到了八成,最薄處僅4毫米。

“郵輪焊接中遇到最大的難點就是薄板多、易變形。”潘秦感慨道,“太薄了,操作難度就更大了。因為薄,稍微加熱就要變形,這也意味著‘沒有犯錯的余地’,需一次成型。”

一把焊槍、一個面罩、一身汗水……在郵輪4毫米的薄板上,伴隨著飛濺的焊花和四射的弧光,一道道焊縫完美成型。

郵輪安全可靠的航行,離不開焊接細節的保障。“焊縫位置、焊接手法、焊接參數都至關重要。”郵輪建造前期,潘秦就已經帶著班組不斷試錯,通過“分段”模擬試錯,不斷消化、吸收、創新,形成了新的手法和規范。

國產大型郵輪首制船建造開工點火鋼板切割儀式。

2023年12月15日,身披“敦煌飛天彩帶”的“愛達·魔都號”圓滿完成了5年的建造歷程,駛離外高橋造船4號碼頭,抵達上海寶山吳淞口國際郵輪港。2024年元旦,“愛達·魔都號”正式開啟商業首航,執行上海至東北亞的航線。

隨著國產大郵輪的汽笛鳴響,每日與鋼板和焊花為伍的青澀農村娃“小潘”,也已磨礪成了同事們口中的“潘工”“老潘”——如今,潘秦已擔任搭載部垂直焊接三班班組長,而且成為了高級工程師、上海船舶工匠、上海市首席技師。

“焊接工作雖然辛苦,但心中的那份成就感也是別人無法享受的。首制大型郵輪建造成功,意味著我們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是開拓者、創新者,這值得我們去驕傲。”潘秦和同事們,用一把把焊槍焊出了“中國制造”的驕傲,用一團團焊花照亮了匠心榮光,最終摘下了船舶工業皇冠上最后一顆璀璨的“明珠”。

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郵輪辦公室主任、大型郵輪項目副經理易國偉表示,大型郵輪是相對高端的服務業,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內郵輪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建造我們自己的郵輪”時機成熟。“10年規劃、8年科研、5年建造,成功造出了郵輪,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此前,由於大型郵輪的結構特殊性、系統多樣性、工藝復雜性、建造艱難性以及供應鏈的全球協同性,全球大型郵輪幾乎都在歐洲建造。“郵輪是定制的服務產品。我們在建造端的自主設計和自主建造能力,是支持運營端形成核心競爭力的起點。沒有建造端的強大,也就沒有運營端的強大。”易國偉表示,正是郵輪總裝建造推動了整個郵輪產業鏈的發展。

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正在船塢內建造。

郵輪產業向來被譽為“漂浮在黃金水道上的黃金產業”,而郵輪經濟則有著巨大的帶動效益。按業界公認的郵輪經濟1︰14的拉動比例,首艘國產大郵輪造價55億元,背后就隱藏著逾700億元的產業鏈。此外,首艘國產大郵輪的零部件數量高達2500萬個,吸納了大量企業分工與合作,相關市場空間廣闊。

“郵輪產業鏈是一個生態圈,船東、船廠和供應鏈共生共榮。”易國偉坦言,要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實現郵輪經濟比較高系數的拉動效應,目前還有較大的差距,可謂任重道遠。因此,未來在郵輪建造中,一方面發揮中國造船大國和巨大市場的優勢,堅持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也要堅持開放合作,融入世界郵輪產業分工體系。

“最近一兩個月,每個航次的游客數量都超過4700名,火爆程度超出預期。”今年端午假期,“愛達·魔都號”又迎來新一批游客登船。中船郵輪、愛達郵輪董事長楊國兵表示,依托“愛達·魔都號”的研制和運營,中國郵輪產業鏈實現了全線貫通和“0到1”的跨越,產業生態初具規模。此外,在郵輪運營過程中,政策體系不斷走向成熟,這也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潘秦現場為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焊接銘文硬幣。

2024年4月20日,備受矚目的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H1509船迎來下塢搭載的總裝裡程碑節點。這天,潘秦在大家的期待與見証下,在郵輪龍骨墩處焊入了一塊銘文硬幣。

這,標志著郵輪快速搭載的新階段正式開啟,也吹響了中國船舶業跨入大型郵輪建造 2.0 時代的號角。(圖片均為外高橋造船提供)

(責編:葛俊俊、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