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生活”能帶來多少“驚喜”?來上海最老工人新村看看吧
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一張以“數字+生活”服務場景為基底的願景圖,正在曹楊社區漸漸化為實景。
近來,曹楊新村街道聯合“餓了麼”平台,共同探索打造線上菜場、線上街區、線上公益幫扶、線上為老助餐四大場景,多方攜手推動數字化賦能服務場景打造,在智慧轉型的“賽道”上努力實現“彎道超車”,為居民百姓帶來了許多“驚喜”,讓社區生活持續煥發出新的活力。
PART.01 數字賦能
“網紅”食堂頻頻“出圈”
訂單量以每周20%至30%的漲幅穩步上升、來往咨詢居民絡繹不絕、登上央視報道“火爆出圈”……自4月初於曹楊·武寧社區長者食堂上線以來,歷經兩個月的試運營,支持“線上點單、送餐到家”的“陽光社區”養老助餐服務已成為這家“網紅”食堂便民助餐服務的又一亮點。
然而,作為該“網紅”食堂的主要受眾,在便民助餐智慧賦能的背后,社區長者面前的“數字鴻溝”如何跨越?
“常常會有老人們盯著易拉寶,問我們怎麼線上點單,這說明長者還是感興趣的,隻不過操作上遇到了難題。”為此,食堂內特設常駐指導服務人員,作為便民助餐志願者,為遇到困難的長者提供“餓了麼”APP下載、“進店”點單、優惠支付等環節的操作教學。“這種以人為本的數字化服務理念,正是我們‘陽光社區’養老助餐服務的核心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餓了麼”平台上所“沉澱”的數據,還能側面揭示社區長者們的餐飲消費習慣,為服務的進一步優化提供科學依據。
“我們會定期與‘餓了麼’平台對數據進行分析解讀,發現長者們更傾向於選擇營養均衡、口味清淡的菜品,在周末或節假日等時間段訂單量會顯著增加。”
據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基於這些數據洞察,服務團隊迅速作出反應,對養老助餐服務進行針對性優化,並形成了一個高效的服務閉環:從收集用戶反饋到數據分析,再到服務優化,每一步都緊密相連,確保了服務質量的持續提升。這種以數據驅動的服務模式,不僅提高了長者們的滿意度,也進一步鞏固了“網紅”食堂在社區中的良好口碑。
PART.02 多維實踐
打造“數字+生活”綜合服務體系
實際上,經過近幾年的多維探索實踐,曹楊社區已初步形成“數字+生活”綜合性服務場景圈。
除曹楊·武寧社區長者食堂的數字賦能“陽光社區”養老助餐服務以外,街道與“餓了麼”攜手打造的“陽光菜場”“陽光街區”“陽光公益”等項目也先后於曹楊花樣“解鎖”,成為上海最老工人新村創新打造社區數字化服務的新亮點。
其中,在“餓了麼”平台上線的“陽光菜場”項目,將極具“煙火氣”的桂巷菜場“搬”到了“餓了麼”平台,三個月內菜場的客流量上升了10%,整體銷售量提升15%,線上月銷量達1000單,成為菜場數字化轉型的一次有益嘗試﹔
“五五購物節”期間,桂巷坊步行街結合“桂巷×梧桐”鄰裡文化市集,在“餓了麼”平台限時上線數字集市“你好潮楊·鄰裡生活節會場”,打造“陽光街區”平台,為居民和游客帶來了全新的購物體驗﹔
由“餓了麼”平台基金會全力支持的“未愛小屋”,是專門為包括困境兒童在內的未成年人提供權利保護和心理關愛服務的平台,為轄區家庭定期提供教育指導線上課程,“照亮”親子家庭的教育之路……
這些以“數字+生活”為基底的創新項目,不僅有效提升了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也展示了數字化技術在社區服務中的廣泛應用和深遠影響,切實推動了曹楊社區數字化的構建進程。
PART.03 架構深化
建優“15分鐘社區生活圈”
智慧場景
近年來,曹楊新村街道將數字化轉型作為提升社區居民幸福指數的“重要密碼”,通過科技賦能,如今“數字+生活”的服務場景打造已滲透進曹楊社區的方方面面。
在生活服務場景打造中,街道與上海市測繪院深度合作,落地了上海首張“15分鐘社區生活圈地圖”,社區“五宜”生活服務場景易如反“掌”。
在政務服務場景打造中,成為全市首批長三角“一網通辦”跨省服務專窗。同江蘇省、安徽省等8地“朋友圈”城市達成密切合作,通過這一數字化政務服務場景,切實“讓數據多跑腿,讓居民少跑路。”
在為老服務場景打造中,重磅發布“數字伙伴隨身陪”七大應用場景,在落地智慧食堂、智慧出行、智慧醫療、智慧伴護、智慧康養運動等多個成熟場景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造“數字伙伴”計劃。
此外,街道還在持續探索更多跨界融合的可能性,打造更加多元化、立體化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數字+”服務場景,為社區可持續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源。
(來源:上海普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