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滿足改善需求 上海住宅套型比例和面積標准調整

2024年03月20日09:15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滬郊“大戶型不夠賣”有望緩解

■中小套型比例調低、面積標准調高,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大戶型住宅進入上海房地產市場,更好地滿足改善型購房需求,對滬郊尤其是“五個新城”的購房者來說更是利好消息

最近,上海住宅的套型比例和面積標准有了新變化。

3月15日,上海今年第一批次第一輪宅地出讓落下帷幕。此次土拍中有一重要細節:多層、小高層、高層的中小套型住宅建筑面積上限調高、中小套型佔比調低。

以往,上海多層、小高層、高層的中小套型住宅建筑面積上限分別為90平方米、95平方米和100平方米,中小套型佔比為60%到80%。根據今年首批首輪出讓土地的公開信息,此次出讓地塊中,多層、小高層、高層的中小套型住宅建筑面積上限為100平方米、110平方米和120平方米,中小套型佔比為50%到70%。

業內人士表示,中小套型比例調低、面積標准調高,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大戶型住宅進入上海房地產市場,更好地滿足改善型購房需求,對滬郊尤其是“五個新城”的購房者來說更是利好消息。

“7090”政策滿足剛需

對於中小套型佔整個住宅項目的比例規定,來源於2006年7月6日原建設部發布的《關於落實新建住房結構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見》。意見第一部分即明確新建住房結構比例:“自2006年6月1日起,各城市年度新審批、新開工的商品住房總面積中,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經濟適用住房)面積所佔比重,必須達到70%以上。”這條也被稱為“7090”政策。根據這一要求,本市的每宗商品房用地的出讓文件裡,均會對該地塊建設的中小套面積標准和比例做出相應規定。

上海出台了一些細化規則。比如2016年出台的《關於進一步優化本市土地和住房供應結構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要增加中小套型商品住房供應,“進一步加大商品住房用地的中小套型住房供應比例,中心城區不低於70%,郊區不低於60%(部分矛盾突出區域亦為70%)﹔軌道交通站周邊區域商品住房用地的中小套型住房供應比例提高到80%以上﹔保障性住房的中小套型供應比例,中心城區為100%,郊區不低於80%。”

同時,上海這份意見還明確,多層、小高層和高層建筑的中小套型,建筑面積標准分別為90平方米、95平方米和100平方米。

次年發布的《上海市住房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要“健全優化住房供應結構的長效機制,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上市供應量”,重申了“進一步加大商品住房用地中小套型住房供應比例,中心城區不低於70%”這一要求。

郊區調整政策呼聲頗高

奉賢區某房地產開發商負責人告訴記者,“7090”政策旨在讓更多人“居者有其屋”,在一定程度上照顧了剛需購房的需求,但也導致部分區域出現土拍難、去化慢、活力差的情況。“不少人的住房需求已從‘有沒有’變為‘好不好’,對於改善型住房的需求不斷增多,調整‘7090’政策勢在必行。”

在上海郊區,尤其是“五個新城”區域,調整“7090”政策的呼聲頗高。

今年的上海兩會上,市人大代表、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發改處處長吳群峰提交了一份關於進一步優化臨港新片區住房政策的建議。建議提到,管委會開展的調研顯示,約78%的人才希望購買90平方米以上住房,其中約有一半人才希望購買120平方米以上住房,約有五分之一人才希望購買18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但在當前中小套戶型比例和面積標准的限制下,南匯新城存在房源供需不適配的問題,大戶型特別是低密度、高品質住房較少。

鬆江區發改委主任孫文杰也表示,鬆江新城作為啟動建設時間最早的新城,本地居民和導入人口對於大戶型的改善型住房需求強烈,目前的供需結構存在錯配。

嘉定區房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人才來滬發展時間變長,成家后對房型要求也會發生變化。“如果商品房項目中大多數都是中小戶型,則不利於人才落戶集聚。”

市人大代表、奉賢區南橋鎮黨委書記瞿磊在今年上海兩會上建議放寬中小戶型配比。他表示,目前上海市外環以內區域購房人群以剛需為主,更加注重區位條件,對中小戶型需求大﹔郊區情況則不同,在郊區購房的主要群體需求為改善型住房。“小戶型在規劃設計階段受到的限制很多,得房率相較於大戶型更低,這就導致去化率不高。”

隨著上海住宅套型比例、標准出現新變化,上述問題有望得到解決。尤其是在滬郊,如“五個新城”區域,新變化的影響將更明顯、更深遠。(記者 茅冠雋 沈思怡 胡幸陽 李成東 吳越)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