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頂尖學科誰更多?“北清復交”成為中國四強,上海高校這12個學科排全國第一

2023年11月08日09:21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正如國家“雙一流”建設一樣,各個“學科”成為基本建設單元,有沒有“世界一流學科”決定著是不是“世界一流高校”。11月8日9時,高等教育評價專業機構軟科披露衡量我國98個一級學科水平的2023“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共有485所高校的5053個學科點上榜。據悉,比頂尖學科數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分別以28個和26個中國頂尖學科位列全國前二,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則以14個和13個中國頂尖學科位列全國第三和第四。

為了與當前中國高校在學科建設中對高水平學科的認知口徑保持一致,此次排名將全國前3%(或前2名)作為“中國頂尖學科”的標准,將位列全國前7%(或前3名)和前12%(或前4名)作為“中國一流學科”的標准。由此統計,共有103所大學的314個學科點入選中國頂尖學科。除“北清復交”成為中國四強外,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各有12個中國頂尖學科,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分別有9個和8個中國頂尖學科。

就上海而言,滬上高校在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共上榜356個學科,涉及24所高校,上榜學科數量僅次於北京、江蘇,位列全國第3名。其中,全國第1名學科共12個,擁有的“冠軍學科”數量僅次於北京。前3%或前2名學科即“中國頂尖學科”共50個,頂尖學科數量位列全國第2名﹔前7%或前3名學科共有90個,前12%或前4名學科共有134個,均位列全國第2名。無論是學科整體情況還是優勢學科情況,上海高校的學科質優量佳、表現一流。

值得一提的是,“冠軍學科”方面,復旦大學有4個排名全國第一的學科,分別是哲學、政治學、中國史、基礎醫學﹔上海交通大學的臨床醫學排名全國第1名。而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城鄉規劃學兩個學科排名全國第1名,華東師范大學的軟件工程排名全國第1名。同時,東華大學的紡織科學與工程、上海海洋大學的水產、上海體育大學的體育學、上海戲劇學院的戲劇與影視學,均排名全國第1名。

從上榜學科總數來看,上海交通大學上榜學科數達55個,同濟大學上榜41個、復旦大學上榜40個、華東師范大學36個,領跑全市。除此之外,上榜學科數10個及以上的上海高校還有上海大學(35個)、華東理工大學(22個)、上海師范大學(22個)、東華大學(17個)、上海理工大學(17個)、上海財經大學(11個)、海軍軍醫大學(10個)。其中,上海師范大學和上海理工大學作為兩所非“雙一流”高校,實力也不可小覷。

此次排名中,表現不俗的非“雙一流”上海高校,還有上海對外經貿大學(6個)、上海工程技術大學(6個)、上海海事大學(5個)。這些高校在特色學科的實力上不輸“雙一流”高校。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上海在高校學科建設方面謀篇布局、持續發力。去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發布《上海市高等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未來上海高等教育整體競爭力將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地位,進一步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深入推進,若干所高校進入世界一流行列,25個左右學科領域(方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國內一流前列。

“推進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大學校長沙龍本月在上海大學開展。

針對一流學科建設,上海地方上還持續推進高峰高原學科建設計劃。通過實施新一輪上海高校學科建設與優化布局規劃,開展“攀峰”“筑原”行動。上海遵循學科發展規律,在繼續支持現有高峰學科建設的基礎上,突出“扶需、扶優、扶特、扶新”,適時進行動態調整,優化學科布局。內涵建設上,強調領域(方向)上的一流和突破,每個學科聚焦若干重點領域,搶佔未來制高點,或在中國特色領域加快解決重大理論實踐問題﹔建設機制上,創新學科組織模式,加強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拓展高原學科建設深度與廣度,引導市屬高校找准學科發展關鍵點,自主建立支撐高峰學科發展的高原學科體系,推動培育學科高峰,帶動學校整體發展。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