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小屋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科技賦能更便利
談到垃圾箱房,“臟、亂、差”的刻板印象似乎無可避免,但日前有幾間經歷“脫胎換骨”的彩虹小屋要為自己正名。為持續鞏固提升生活垃圾分類實效,深化長效管理機制,展現“新時尚”風貌,寶山區張廟街道居住區精品化箱房改造,在經過一系列緊鑼密鼓的籌備—施工—安裝—美化流程后,終於對居民揭開了神秘面紗。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整個改造過程和改造內容。對照《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精品示范居住區(村)建設工作方案》內容,此次,張廟街道對3個居住區共4間符合條件的垃圾箱房進行了升級改造項目。按照“精細分類、硬件達標、環境美觀、便民惠民、智慧管理、綠色引領”的原則,4個箱房分別在原先的基礎上升級了投口自動感應、垃圾滿溢提示、殺菌除虫設備、智能監控、語音播報等功能,科技與智能為居民投放垃圾帶來了更多便利和新體驗。
好天緣和昌鑫世紀園小區作為率先完成改造的兩個點位,改造完成后,最突出的就是投口智能感應功能,居民不必再手推門或腳踩踏板,僅需靠近箱房感應區域便能輕鬆投放垃圾,避免了多次觸摸面板而傳帶細菌的可能。另外,投口還增加了防夾手功能,面板開啟15秒后會小幅回收,同時語音提醒居民投口即將關閉,有效規避了因投放動作遲緩但投口快速關閉所造成的隱患,對於老年群體,這項功能無疑是有效且實用的。





箱房外立面進行了彩繪和綠植美化,頂部設置雨棚及感應燈,對比原先灰扑扑的垃圾箱房,如今的彩虹小屋更顯生機。步入小屋內部,臭氧消毒機、紫外線除虫燈、大功率排風扇、噴淋設施皆各就各位,智能監控為干濕垃圾混投提供了快速閉環處置的平台保障,對於桶滿溢等情況也能在第一時間通過客戶端短信通知工作人員進行更換。


此次改造的另一亮點便是增設了兩個新板塊,一是滬尚回收小屋。可回收物可以儲存在獨立空間,小屋內設有玻、金、塑、紙、衣五類可回收物分隔,步入式箱房也為居民在投放大件可回收物時提供了便利。二是有害垃圾五分類。利用洗手台下的空間將有害垃圾細分為廢舊燈泡、含汞廢棄物、廢藥品、廢電池、有機溶劑類包裝物五個板塊。此次改造后,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都擁有了獨立的存儲空間,在便於居民分類投放及后期回收的同時,也杜絕了原先因混投所造成的資源污染和流失。這些回收服務精細化的新舉措,將垃圾分類又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據了解,市分揀聯辦將對各區精品化居住區改造成果進行現場驗收,屆時張廟街道彩虹小屋也將迎來它們的綻放時刻,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來源:上海寶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