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教育| 科技

上海國土空間生態基底調查發現滬上新記錄物種

2023年11月07日18:12 | 來源:上海發布
小字號

原標題:【探索】國土空間生態基底調查發現滬上新記錄物種

市規劃資源局介紹,今年5月底,市地礦集團在奉賢區西渡國土綜合整治區開展生態基底調查工作,和上海自然博物館團隊共同發現了一種特殊的蕨類植物,經鑒定為瓶爾小草屬植物——柄葉瓶爾小草(Ophioglossum petiolatumHook.)。該物種在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從未被記錄過,是上海蕨類植物新記錄種。瓶爾小草屬植物是珍稀古老的蕨類植物,在植物系統學研究和蕨類系統發育研究中具有重要價值。詳見↓

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需要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堅持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其中,生態基底調查結合多元數據分析和多種調查方法,摸清項目區域生態環境狀況,識別生態主要問題,精准指導生態修復工程措施,構筑基礎數據底板,是科學開展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重要基礎。

上海市規劃資源局在金山區漕涇鎮、金山區廊下鎮、鬆江區泖港鎮和奉賢區西渡街道等多個區域均開展了生態基底調查工作,並主導編制了上海市地方標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基底調查技術標准》。受上海市規劃資源局委托,今年5月底,市地礦集團在奉賢區西渡國土綜合整治區開展生態基底調查工作,和上海自然博物館團隊共同發現了一種特殊的蕨類植物,經鑒定為瓶爾小草屬植物——柄葉瓶爾小草(Ophioglossum petiolatum Hook.)。該物種在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從未被記錄過,是上海蕨類植物新記錄種。

奉賢區西渡國土綜合整治區地理位置圖

生態基底調查現場調查圖

瓶爾小草屬植物是珍稀古老的蕨類植物,在植物系統學研究和蕨類系統發育研究中具有重要價值。瓶爾小草屬植物對生境有特殊的要求,此次發現証明上海有適宜瓶爾小草生存繁殖的穩定生境,豐富了上海地區植物譜系,彰顯了上海生態城市建設的重要成果,體現了上海市規劃資源局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程前實施生態基底調查的重要性。上海市規劃資源局將以保護瓶爾小草及其生境為契機,搭建生態監測評估網絡,開展珍稀物種就地保護、生境營造策略等一系列研究持續推動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作,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探索高密度人居環境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生態之城典范,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柄葉瓶爾小草模式標本與採集標本對比圖

柄葉瓶爾小草微生境示意圖

資料:市規劃資源局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