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上海今年三伏天將持續40天!這些養生謠言要澄清

2023年07月12日09:26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上海今年三伏天將持續40天!這些養生謠言要澄清

從7月11日起,今年40天加長版三伏天正式開始。三伏天通常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入伏后,高溫、高濕天氣將頻繁出現,北方“炙烤”、南方“桑拿”的酷熱模式開啟。三伏天裡,如何養生備受關注,而這些養生謠言要澄清:

謠言一:感覺中暑時還可以“再堅持堅持”

今夏持續高溫,部分地區氣溫或將超過40℃。在持續的酷熱天氣下,“熱射病”風險也在增加。很多人感覺悶熱、頭暈時會“再堅持堅持”,但這樣做可能會要命。7月2日,北京一導游因熱射病去世。當時,他在高溫下帶團游覽頤和園近2小時。事后,其同事回憶,該導游在帶領研學團進入頤和園1小時后就已經感覺到有一些不舒服,但是他依舊堅持把團隊的學生帶上了園外的大巴車。

很多人誤認為,在剛剛感覺不舒服時可以“再堅持堅持”,殊不知,暑熱帶給身體的傷害不是持續累積的,當暑熱超出了自身調節能力,身體就會頃刻到達“崩潰點”,出現暈倒、抽搐等嚴重症狀,甚至導致死亡。頭暈是中暑早期最早的表現,此時顱溫已經升高了。因此,如果感覺頭暈、突然蔫了、沒精神,千萬不能想著挺一挺再休息。此時,應迅速到陰涼處躺平、休息,適當喝點涼水,10-30分鐘后若還沒緩解,要及時就醫。

謠言二:防暑降溫隻需關注溫度

事實上,相比高溫,高溫高濕天氣更容易讓人“不知不覺”中暑。“感覺熱”和“溫度高”是兩回事。天氣預報的溫度只是空氣溫度,而人體實際感受到的溫度叫“體感溫度”,是氣溫、風速、濕度等綜合影響下,身體感受到的溫度。當濕度增加時,體感溫度會明顯增加。比如,當氣溫為32℃,濕度為30%時,人的體感溫度大約為32℃﹔當氣溫依然是32℃,而濕度升高到60%時,體感溫度會接近38℃﹔而當氣溫升高到35℃,濕度同樣為60%時,體感溫度可高達45℃!因此,除高溫天氣以外,高溫高濕天氣更容易讓人“不知不覺”中暑。

因此,防暑降溫,除了要避高溫還要避高濕。避免烈日照射,不在高溫或烈日下過多活動,在濕度大的天氣裡減少活動,有意識地控制環境中的濕度,適當開啟空調“除濕”功能或除濕機。

謠言三:開空調就不開窗通風

高溫天氣讓不少人開啟了全天候的空調模式,關窗閉戶在室內猛吹空調,但長時間待在潮濕悶熱、通風差的室內反而更易中暑,而且隻開空調不開窗換氣,空氣質量會變差,也更容易致病。

夏季空調溫度不要低於26℃,應避免長時間吹空調,避免在空調出風口吹風,出汗后應避免直接吹風,避免頸肩肌肉長時間暴露在冷風中。每天開窗通風兩次以上,每次15至30分鐘。即使是夏天,夜晚開窗睡覺也不要讓風直吹。

謠言四:伏天隻吃果蔬、冷飲可減肥

天氣悶熱,不少人天天以青菜瓜果和冷飲為食,但這種做法並不健康。隻注重蔬菜水果,難以滿足人體碳水化合物、礦物質、蛋白質等多種基本營養需求。夏季氣溫高,人體代謝速度加快,蛋白質消耗量大增。如不及時補充蛋白質,將對人體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等產生不利影響,會導致體質下降。夏季人體血管處在擴張狀態,突然大量食用冷飲,會造成血管迅速收縮,引起血壓波動,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夏季也要飲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五谷雜糧。夏季蛋白質每日攝入量在70克-90克為宜,且最好一半以上為魚、蝦、瘦肉、雞肉、鴨肉、蛋、奶和豆制品等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的優質蛋白質。此外,人在夏季出現的疲倦、食欲不振等不適還可能與缺鉀有關。因此可多吃富含鉀的大蔥、芹菜、毛豆、草莓、杏等新鮮果蔬。冷飲要適量飲用,可以喝些酸梅湯、綠豆湯、金銀花茶、薄荷茶或檸檬茶,但不要大量飲用冰鎮飲料,不要貪涼。

謠言五:夏季鍛煉要堅持到大汗淋漓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理念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不少人認為要堅持鍛煉到大汗淋漓才能養生。夏季環境溫度升高,人體為了調節體溫而大量出汗。正常出汗有助散熱、新陳代謝、保持體溫穩定,汗液蒸發能夠帶走大量的熱量,因此,出汗是人體解暑降溫效率最高的方法。但出汗量過多會導致血液黏稠,容易引起心臟病、腦梗等,中老年人一定不要在盛夏時節過度運動。

在暑熱天氣裡鍛煉,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促進汗液排放。一個成年人每天從皮膚汗腺排出的水分大約在500毫升以上,高溫和運動時排汗量會更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在溫和氣候條件下,低身體活動水平成年男性每天適宜的水攝入量為1700毫升﹔女性每天適宜的水攝入量為1500毫升。夏季出汗后要適當增加水的攝入量。判斷水是否喝夠了,可觀察小便顏色:呈淺檸檬色,說明體內水分處於最佳狀態﹔清澈無色,應適當減少水分的攝入﹔呈棕黃色,則需要及時補水。此外,剛運動完切記不要馬上洗冷水澡。出汗后身體毛孔張開,血液處於高速循環狀態,立馬洗澡會對身體和皮膚造成傷害,應等汗收了再用溫水沖澡。

謠言六:不出汗就能避暑養生

出汗時汗黏黏的、有異味,人不舒服,還會弄臟衣服。所以很多人都想方設法不出汗、少出汗,長期待在空調房裡、不運動或用止汗露,但這樣做又進入了另一個誤區。其實三伏天裡出出汗是人體最好的"補品",正常的出汗有利於身體健康,出汗能夠調動全身器官功能,改善循環。適當出汗還有助於排出體內的濕邪和熱毒,人也變得精神抖擻。

因此,每天要給身體一些主動出汗的機會,不要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當環境不是特別悶熱時,應關掉空調電扇,享受大自然最真實的溫度。三伏天養生雖以避暑為主,但也要進行適量運動,伏天鍛煉時要避開高溫,在陰涼的地方、涼爽的時間進行,可快走1個小時、慢跑30分鐘或游泳30分鐘等,以微微出汗為宜。(作者:白璐)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