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經濟中心

暑期檔重歸百億級 進口大片與國產電影平分秋色

2023年07月11日11:20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暑期檔票房有望重歸百億級,進口大片已再難超國產電影?

今年暑期檔電影市場熱鬧非凡,預計總票房將超過120億元

重歸百億級,進口大片與國產電影平分秋色

《消失的她》票房超30億元、《封神第一部》將打造東方“神話史詩”、進口大片《碟中諜:致命清算》《奪寶奇兵:命運轉盤》皆是有口碑積澱的大IP……這個暑期檔,中國電影市場熱鬧非凡,有業內人士預測其將成為“史上最強暑期檔”。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7月10日18時,今年暑期檔(6月1日—8月31日)總票房(含預售)已超71.07億元,預計整個暑期檔總票房將超過120億元,自2019年后暑期檔有望重歸百億元級。

不過,昔日熱門檔期進口大片“一家獨大”的情況已被數部國產電影平分秋色代替。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電影票房總榜前十名中僅剩排在第8位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一部進口電影。距離首部進口大片《亡命天涯》上映已過去近30年,我們的電影市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看電影,又不只是看電影

周末,家住浦東花木的廖先生和妻子專程前往上海影城SHO看了場電影,“這是一種特別的儀式感”。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時常可見帶著行李箱穿梭於上海各大影院的外地觀眾,以電影為主題,他們在上海來了場特殊的旅行。

觀眾的觀影熱情正在被喚醒。據上海影城項目執行總經理張晏介紹,6月初煥新歸來后,上海影城SHO一個月舉辦了50余場電影路演、見面會,逾40位國際導演、200余位演員到場,吸引6萬多觀眾前往觀影。

如今的觀眾看電影,享受的不僅是影片內容,還有以影片為紐帶的系列活動。《灌籃高手》上映,許多觀眾打扮成片中人物形象,成了一場影迷聚會。不少電影院創新觀影模式,推出“應援專場”,劇中角色的粉絲可以挑選不同的專場觀看,同好觀眾身著粉絲服裝,拿著熒光棒,與電影劇情互動。在前灘太古裡MOViE MOViE影城,觀眾邢先生說,從2016年電影《魔獸》開始,越來越多影迷選擇細分的觀影活動,“除了內容,氛圍也很重要”。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電影票房已超262億元,同比增長52.8%。節日檔票房尤為出彩,今年春節檔位列中國影史票房第二高,五一檔則是第三高,端午檔幾乎與同檔期最高持平。國內電影市場正強勁復蘇。

進入6月,電影《消失的她》票房飄紅。該片並非傳統的愛情電影,但雙人購票比例遠高於大盤均值,“情侶婚前教育”“帶戀愛腦閨蜜觀影”成了社交平台話題。以《消失的她》領頭,今年6月成為史上第二個票房破40億元的6月,有影院負責人稱“提前點燃暑期檔熱度”,讓業內對暑期檔票房充滿期待。

按以往規律,一部電影上映后,票房將逐步下跌。但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發現,今年幾個節日檔期,多部影片出現票房逆跌,以《消失的她》為例,端午檔上映后,工作日票房反而走高,“這在歷史上非常罕見”。

貼近性,觀影口味在變化

好萊塢明星哈裡森·福特主演的大IP電影《奪寶奇兵:命運轉盤》,在北美和日本市場登頂票房冠軍,卻在國內市場折戟沉沙。上映第一周,票房隻有2000余萬元。

這樣的情況並非個案。分別於今年5月5日和6月2日上映的《銀河護衛隊3》《蜘蛛俠:縱橫宇宙》,在豆瓣分別獲得8.5和8.6的高分,但在票房上隻收獲6.06億元和3.51億元。而此前曾高居年度票房冠軍的《變形金剛》系列新片,今年連前十名都無法擠入。回顧國內電影總票房前十名變化,十年前還是國產電影與進口大片各佔一半,如今僅剩一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仍在榜上。

暑期檔歷來是好萊塢大片必爭的檔期。在業內人士看來,國產電影票房領先的情況,暑期檔可能延續。來自淘票票暑期檔電影“新片想看榜”的數據顯示,截至昨天18時,由沈騰等主演的《超能一家人》以超84萬的“想看”高居首位,合拍電影《巨齒鯊2:深淵》佔第5位,而湯姆·克魯斯主演的好萊塢大IP《碟中諜7》位列第7名,約24.6萬人點了“想看”。

“國產片票房長紅,已是不可動搖的局面。”影評人、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孫孟晉說,“我們的商業競爭意識和手段日益成熟。”他以近期票房領先的《消失的她》為例,“這部電影宣傳做得相當好,營造了第一撥話題”。在他看來,如今排片佔比幾乎決定了一部電影的票房輸贏。

數據顯示,《奪寶奇兵:命運轉盤》排片佔比隻有1%,而《消失的她》《八角籠中》《掃毒3》一度分別佔到42%、25%、12%。“我們會根據票房走勢、電影口碑來調整排片。”一些影院經理表示,和《星球大戰》系列一樣,《奪寶奇兵》IP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在日本有很好的觀眾基礎,但在國內沒有。相比之下,《碟中諜》誕生於1996年,正是進口大片橫掃國內市場的時期,且多年來持續穩定輸出,“我還是看好《碟中諜》在暑期檔的表現”。

記者在電影院走訪發現,觀眾的觀影口味也在變化。“過去暑期檔看的都是主打視效的大片,但現在超級英雄電影太套路化,何時追逐、何時爆炸、何時煽情,我都能預測到。連篇累牘的續集,消費一次是情懷,多了就有審美疲勞。”在環貿百麗宮影城,觀眾劉緯直言對進口大片越來越失望。在大光明電影院,觀眾祁女士認為,相比進口大片,如今國產電影不僅選擇多而且更具文化貼近性。

本國電影佔票房大頭,業內人士對此並不意外。以日本電影市場為例,來自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上周票房前十名中有5部是日本電影,且僅在日本上映。“日本電影市場和我國情況類似。”制片人顧曉東介紹,去年海外電影隻佔日本總票房的31%,日本動畫電影票房更是一枝獨秀。

要出圈,還有很長路要走

盡管《消失的她》在票房上持續飄紅,豆瓣評分卻一降再降,從7.5一路跌至周末的6.4。

孫孟晉直言,如今票房好的國產電影,有些藝術質量並不高。“我們需要更多票房和口碑俱佳的電影。”在他看來,國產電影在商業競爭成熟之后,應在藝術水准上向國際看齊,“從世界三大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入圍情況來看,國產電影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他表示,對票房成績要一分為二來看,票房不完全代表一部電影的價值,尤其是未來的經典價值。“社會審美提升是一個長期任務,國產電影不能一味迎合票房。”孫孟晉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上映的文藝電影《宇宙探索編輯部》收獲6700萬元票房,對一部文藝電影而言相當可觀。“文藝電影應該在排片上有長線計劃,按目前市場習慣,這類電影不可能在短期內有很大的排片佔比,長線放映是個辦法。”他呼吁熱愛文藝電影的觀眾多進影院。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產電影取得的超高票房,絕大多數來自國內,尚不能像好萊塢大片那樣在國際市場獲利。《奪寶奇兵:命運轉盤》上周在北美獲得760萬美元票房,在日本也獲得471.8萬美元票房。“在國際上獲獎是電影傳播的一個渠道,在海外取得商業成功也是影響力的重要一環。目前,日本、印度都有票房‘出圈’電影,這方面國產電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一些影院經理看來,縱觀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票房榜變化,早已突破“視效大片”的桎梏,走向審美多元。以目前電影票房總榜前十為例,既有《流浪地球》這樣的科幻大片,也有《你好,李煥英》式的溫情小品,還有《哪吒之魔童降世》這樣的動畫電影。而過去收獲高票房的進口電影,幾乎全是好萊塢大片。據貓眼專業版統計,在過去十幾年裡,躋身年度國內票房前十的僅有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而今年目前票房排名中,前十榜僅一部進口電影,暫列11的是日本動畫電影《鈴芽之旅》,同樣來自日本的《灌籃高手》暫列14。“我們希望看到更多優秀的海外電影。”影迷吳禾很希望看到好萊塢大片之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電影。

不久前,曾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的泰國導演阿彼察邦,專門錄制了一段視頻感謝中國觀眾。他執導的藝術電影《記憶》,在中國上映13天收獲210萬元票房,在全球上映國家中票房排名第一。盡管相對於商業片這樣的票房不算什麼,但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這樣的情況體現了中國觀眾日益多元的觀影品位。阿彼察邦稱這部電影“需要放鬆下來去感受”,該片在上海影城上映時安排在可以躺著的6號廳放映,吸引了不少觀眾專程感受影片內容和影院硬件結合的獨一無二的觀影體驗。(記者 鐘菡 簡工博)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