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匯聚青春力量 推動交流對話(外國青年走讀中國)

本報記者 周 輖 崔 琦 巨雲鵬 戴楷然
2023年05月16日09: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穆罕默德·吉哈德。

  安娜·帕拉佐在第二屆國際青年北京論壇上發言。

  樂蓋曦。

  娜菲薩·穆潔(中)在山東青島參觀。
  以上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鳥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梨子寨風光。
  石林榮攝(影像中國)

  青年是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生力軍,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力量。近年來,許多國家的青年來華學習深造,在交流中見証中國的發展,加深對中國的了解。同時,他們也積極講述中國故事,幫助世界更好地讀懂中國,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和諧共生。

  

  埃及青年穆罕默德·吉哈德:

  “讓更多人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

  “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學習中文為我打開了通往新天地的大門。”講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埃及小伙穆罕默德·吉哈德(中文名劉正曦)對本報記者表示,促進埃中文化交流、加深兩國人民的了解,已經成為他不懈的追求。

  時間回到8年前。當時,高中畢業的吉哈德在母親建議下,進入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中文系學習。“隨著埃中兩國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我和家人都覺得學習中文大有可為。”然而,大學的第一節課就讓吉哈德打起了退堂鼓。中文多變的聲調、獨特的字形、多意的詞匯,每一項對吉哈德來說都是“難以翻越的大山”。

  “我要感謝兩位耐心的中國老師。”吉哈德回憶說,中國老師不僅在課堂上一遍遍重復發音、解釋語義,課后還常常邀請同學們到家中做客,借助生活場景加深大家對中文和中國文化的理解。在老師的鼓勵下,吉哈德抓住一切機會學習,一學期下來,他成為班上口語的佼佼者。

  2019年,吉哈德參加“漢語橋”比賽,獲得埃及賽區特等獎,並最終獲得了當年“漢語橋”總決賽三等獎。大學畢業后,吉哈德選擇到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繼續深造。“周圍都是本科就開始學習播音主持的中國同學,我感到挺有壓力。”為了能和同學們齊頭並進,吉哈德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如今,他已順利完成研究生畢業論文,還獲得了在中國媒體實習的機會。“中國有句詩‘守得雲開見月明’,說明實現夢想的道路雖然不會一帆風順,但隻要努力總會有收獲!”吉哈德說。

  除了完成學業,閑不住的吉哈德這些年還參與了不少電視節目的錄制,走訪了中國許多城市鄉村。“中國在高新科技、電子支付、互聯網經濟等領域的發展成就不必多說,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新月異的鄉村變化。”吉哈德曾走訪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了解那裡如何改變交通閉塞、缺田少地的狀況,大踏步邁上鄉村振興的致富路。在十八洞村,吉哈德看到中國的精准扶貧不是簡單地給農民發錢發物,而是因地制宜、授人以漁,村民們或是開辦民宿發展旅游業,或是直播帶貨將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村民們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大家都過上了好日子。”吉哈德感慨,十八洞村的發展是中國推動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

  每到一地,吉哈德都會盡情感受當地傳統文化,京劇、皮影、大鼓、相聲……都引起他濃厚的興趣。“無論是促進社會發展還是傳承傳統文化,中國的經驗都值得學習和借鑒。”吉哈德通過發布社交媒體動態、撰寫文章等方式將自己在中國的所見所聞介紹給朋友。“文化交流能夠加深不同國家民眾的彼此了解,民心相通是一切互利合作的基礎。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作為青年人,我們應該勇於擔當,努力為埃中、阿中相向而行創造條件,攜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吉哈德說。

  巴西青年安娜·帕拉佐:

  “學習中國農業農村發展的鮮活經驗”

  “青年能夠為密切國家間人文交流合作發揮重要作用。巴中兩國的年輕人要努力架設友誼之橋,為夯實兩國友好的民意基礎貢獻力量。”在不久前舉行的第二屆國際青年北京論壇上,巴西青年安娜·帕拉佐的演講不時贏得陣陣掌聲。

  安娜目前在中國人民大學絲路學院“當代中國研究”項目學習。來華留學前,她在巴西已經取得了農學學士學位,曾在多家農業及能源企業從事項目管理與戰略規劃工作。從農學轉到當代中國研究,安娜重新對自己的未來進行了規劃。“中國連續多年成為巴西農產品的最大進口國,為巴西農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我希望通過實地研究,學習中國農業農村發展的鮮活經驗。”安娜說。

  雖然來中國時間不長,但安娜已經走訪了很多地方。在江蘇蘇州,她感受到江南水鄉的文化意蘊﹔在浙江義烏,她走進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的那間柴屋,加深了對中國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認識﹔在浙江蘭溪諸葛村,她被小村的建筑格局所吸引,“為保護這個已有700多年歷史的村落,村民自發募集資金,維修、管理古建筑,通過發展旅游業推動實現共同富裕,這種鄉村發展模式值得學習。”

  安娜關注到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的內容。她表示,中國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高,移動支付、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先進技術為發展智慧農業、促進農產品流通提供了有利條件,“中國農村的很多地方建起了現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農產品能夠通過物流從田間直達城市居民的餐桌,流通十分高效。”

  今年是中巴建立戰略伙伴關系30周年。截至2022年,兩國貿易額連續5年突破1000億美元,中國連續14年成為巴西最大貿易伙伴。“農業是巴中兩國重要的合作領域,中國市場對巴西農產品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兩國在農業領域的合作將有力提升巴西農業生產效率,實現互利共贏。”安娜說。

  除了農產品貿易,中巴兩國農業科技合作也在持續推進:在聖保羅揭牌的“華南農業大學大豆品種巴西育種基地”將促進大豆新品種的研發、示范與推廣﹔帕拉卡圖市建設中的中國—巴西農業科技產業園區也將融合精准農業、田間監測等先進技術,打造南美最大的玉米、大豆種子研發中心。今年6月,安娜即將學成回國。“我會繼續投身農業項目管理工作,相信在中國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將會對我未來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安娜充滿信心地說。

  法國青年樂蓋曦:

  “看一看蓬勃發展的中國”

  第一次見到法國青年樂蓋曦,是在她位於上海黃浦復興公園附近的工作室內。這幢老房子佇立在上海舊式裡弄中,窗外,買菜、晾衣的阿婆爺叔來來往往,小貓在屋子裡爬上爬下。“我最喜歡這裡的市井生活和煙火氣息。”樂蓋曦用流利的中文對記者說。

  時間回到2015年,樂蓋曦以交換生的身份來到復旦大學中文系學習。“當時,我所在的法國學校隻有一個名額,因為對中文很有興趣,我毫不猶豫地報名了。”樂蓋曦說,一年的學習生活裡,她“走了中國很多好看、好玩而又各具特色的地方”。回到法國后,樂蓋曦意猶未盡,申請了寧波大學與法國高校的合作辦學項目,並取得了旅游管理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學位。

  2019年,樂蓋曦重返上海,並決定在中國創業。“上海這座城市有著獨特的歷史,很多故事在這裡發生,我對這些很感興趣,也想講給更多人聽。”樂蓋曦創立了上海亓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為中外游客提供上海城市導覽服務。

  探訪老弄堂、行走蘇州河、介紹《丁丁歷險記》中的上海……樂蓋曦走街串巷、翻閱史料,開發出一條條城市導覽線路。“要更好地為游客介紹上海的建筑、歷史和文化,講述者需對這座城市有足夠的了解。”樂蓋曦每天會翻閱很多書籍材料,也經常跟弄堂裡的居民聊天,“慢慢地,我對上海的一步步發展有了越來越立體、深刻的了解,對這座城市的感情也越來越深。”

  在中國學習生活的這些年,樂蓋曦結識了很多中國青年朋友,“他們積極向上,又熱愛生活,有一種停不下來的勁頭。”樂蓋曦說,這些青年朋友具有的朝氣與活力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年輕時能充分了解另外一個國家的文化,是一件很幸運也很重要的事。”樂蓋曦說,青年間的文化交流可以增進相互理解,“比如我喜歡上了中國文化,包括漢字、中國歷史與建筑等,也因此認識了很多朋友,最后決定到中國生活。”

  今年2月,樂蓋曦曾回到法國探望父母。除了和親朋好友團聚,她還專門抽出時間到當地中學,給法國學生們上了幾堂中文課,給他們講述自己的中國故事。“各國青年存在著膚色、文化、語言等不同,但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樂蓋曦表示,了解彼此不同,尊重彼此差異,會給跨國文化交流帶來更多成果,同時也給個人成長帶來更多機會。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回升向好,旅游業加快恢復。最近,樂蓋曦忙著給公司開發新的項目,工作室被她打造成一處沉浸式體驗上海老房生活的空間,還設置了由工作人員扮演的角色,即將迎來一批小顧客。“沉浸式體驗對孩子們來說更有吸引力,更能讓他們對城市歷史產生濃厚的興趣。”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樂蓋曦想邀請父母再來中國。“上次他們來看我還是在2015年,那時街頭的咖啡館還不是太多。”她笑著說,如今,上海已經是全世界擁有最多咖啡館的城市,“我想邀請他們再來品嘗上海的咖啡,一起看一看蓬勃發展的中國。”

  巴基斯坦青年娜菲薩·穆潔:

  “為兩國攜手綠色發展貢獻力量”

  “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全球發展共同體’國際青年智匯行動鼓勵各國青年關注氣候變化和全球發展,為青年們提供了交流與探討的平台,非常有意義!”西安交通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生、巴基斯坦留學生娜菲薩·穆潔對記者說。

  國際青年智匯行動面向全球青年,圍繞“減貧與包容性發展”“氣候變化與綠色發展”“創新驅動與數字經濟”等議題征集創新提案。活動得到了廣泛響應,收到來自44個國家和地區的青年提交的100余份創新提案。

  穆潔的提案關注空氣質量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提出建立智慧空氣監測系統,通過在城市路燈、校園和街道等地點安裝傳感器來監測空氣中污染物濃度,並根據收集到的數據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穆潔的提案還主張各國加強對經濟活動與生態承受力關系的研究,最大程度推動綠色發展。這份題為《氣候變化時代的綠色發展績效評價:金磚國家的新視角》的提案最終入選國際青年智匯行動十佳提案。

  “我去過北京、杭州、青島等城市,看到路上跑的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道路兩旁的許多路燈也採用太陽能發電。”在中國學習生活多年,穆潔對中國堅持綠色發展感觸頗深,“中國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鼓勵建設風力發電站、太陽能發電站,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在綠色發展領域取得巨大成就。”

  在西安交大,穆潔的研究方向是綠色創新與發展。“中國為留學生提供了眾多的學習和實踐機會,已成為許多國家年輕人心儀的留學目的地。”穆潔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的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等學科也逐步在全球范圍內取得良好的學術聲譽,吸引著各國留學生。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穆潔經常與中國同學圍繞某個話題進行“頭腦風暴”,“一次次的討論讓我充分感受到中國青年的朝氣蓬勃。他們滿懷熱情、富有創意、注重團隊合作,總是能夠提出創新性的解決方案。我們在共同探討中不斷取得進步。”穆潔說。

  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開展的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能源合作也是穆潔關注的重點。“中國企業在巴基斯坦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交付了首批新能源公交車,與巴方合作建設卡洛特水電站等,都有助於推動巴基斯坦能源結構綠色轉型。”穆潔表示,中國提出“雙碳”目標,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並致力於加強國際合作,與其他國家共同應對貧困、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中國的擔當與作為給其他國家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有助於實現包容性發展,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

  最近,在西安交大組織的青年讀書會活動上,穆潔與同學們互相分享讀書心得。“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年聚集在一起,感悟書籍賦予我們的思想力量,並就文明交流互鑒等進行討論,給了我很多啟發。未來,我會繼續關注巴中兩國合作,努力為兩國攜手綠色發展貢獻力量。”穆潔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16日 18 版)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