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飛機"訂制人才 這家職校畢業生企業搶著要

為“大飛機”訂制人才,相關專業分數遠超普高錄取分數線
這家職校畢業生企業搶著要
■本報記者 龔潔芸
上海市航空服務學校招聘季到來,校長王鳳娟忙著安排一場又一場面試,東航、吉祥航空、上海波音、上海機場集團等單位紛至沓來,定點來校招聘應屆畢業生。另一方面,臨近升學季,負責學校招生的副校長黃志明也接到許多家長的咨詢電話。空乘、安檢、飛機制造和維修,這些年來,上海市航空服務學校的畢業生就業形勢大好。也正因為畢業出路好,這所學校熱門專業的錄取分數線水漲船高。
培養航空專業人才
武佳杰是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涂裝技師,目前在零件加工中心熱表車間擔任噴漆三組副組長。2019年,武佳杰獲得人社部頒發的“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2020年獲評“上飛公司特色技師”。
武佳杰是上海市航空服務學校的畢業生。在學校學習的三年時間裡,他跟著老師,在實踐中學習,取得了文秘、鉗工、運輸等一系列職業証書,為今后進入工作崗位奠定扎實的基礎。這些年來,和武佳杰一樣,上海市航空服務學校先后有300多名畢業生進入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波音維修工程公司和其他相關企業,收入可觀。
上海市航空服務學校毗鄰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浦東國際機場、大飛機項目總裝基地和迪斯尼主題樂園。2002年,學校創辦了航空服務專業,20多年來,培養了大批航空事業的專業人才。2012年,“中國商飛高技能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在上海市航空服務學校揭牌,使得校內各個圍繞大飛機項目及其產業帶的專業有了理論教學、動手實訓和技能考核的專業教室。實訓基地落成,也讓航空機電等對口專業畢業生有了訂制的人才通道。
傾力打磨王牌專業
這些年來,上海市航空服務學校與中國商飛集團的合作,歷經訂單式培養、合作培訓帶教等過程,目前雙方進入了互融創新的深化合作階段,學校也在這些年建立起了適應航企人才培養需求的教學架構和比較完備的教學方法。
從無到有,2011年,學校原機械制造專業和電子技術專業調整優化,形成了全新的機電技術專業,但為大飛機項目產業鏈行業培養高技能操作人才,沒有前路可循,也沒有現成的教材可用。怎麼辦?順應新的培養方向,學校老師率先轉型。學校機電部部長蔣峰“白手起家”,從專業課程設置入手,帶領其他教師摸索著完成了上海市特色示范校——機電專業建設項目,還和團隊編寫了《制冷和空調設備基礎與技能》《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維修》《飛機維修專業英語教程——飛機主要結構與部件》等全新的教材。經過這些年的打磨,其中的一些已成為相關專業的全國統編教材。
在上海市航空服務學校,唐利君是“飛機鈑金師傅第一人”。當年,學校決定轉型培養商飛定向人才,但師資卻緊缺。於是,唐利君成了吃螃蟹的第一人——原本教服裝設計的他,“住”進了當時的海鷹機械廠,師從“老法師”周師傅,脫產學了飛機鈑金、飛機鉚接、鉗工等手藝回來,然后再一一教給學生。
目前,上海市航空服務學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擁有專業教師15名,分別擁有電工、鉗工、數控和飛機鈑鉚高級証書等技能証書。
從“大飛機”項目剛建立專業時僅有一個“小角落”,到如今擁有1000平方米的實訓基地,上海市航空服務學校的機電技術專業已成為“第一品牌”。
多專業錄取線走高
就業率一直是衡量中職校辦學的金標准,“供不應求”是王鳳娟最直觀的感受。根據這些年的就業情況,學校畢業生去向一般為虹橋、浦東兩個機場以及各大航空公司。像空乘等專業畢業生,約一半被航空公司錄用,另外一半則被高鐵、大型會展企業等搶走。面向“大飛機”的幾個專業畢業生,則大多數成為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和波音維修工程公司的員工。
目前,上海市航空服務學校已與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24廠等企業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這些公司定期為學生提供專業講座、操作考核、企業觀摩、比武競賽等教學活動,並成立“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現代學徒試點班”,被確立為上海市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
目前,學校擁有空中乘務、機械制造及自動化(飛機制造)、飛機電子設備維修和民航安全技術管理四個中高職貫通專業。其中,為大飛機訂制人才的飛行器數字化制造技術專業,去年最低錄取分數線達616.5分,超過普高分數線90多分。
今年,上海市航空服務學校與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聯合申報的“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中本貫通培養模式專業將首次招生,這也將是上海目前唯一一個空乘類本科專業。
(來源:解放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