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彰顯開放優勢!虹橋激活聯通世界流量樞紐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田泓
2022年11月09日14: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離世界最近”,在上海,有道“彩虹橋”架起中國和世界密集的雙向鏈接。

2021 年 2 月,國務院批復《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過去一年,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交出亮麗答卷——“一核兩帶”7000 平方公裡全域生產總值達到2.58 萬億元,以佔三省一市不到 2%的區域面積,貢獻了近 10%的經濟總量。作為“一核兩帶”中“一核”的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2021 年稅收收入比上年增長 29.1%,快於上海全市平均增速 11.7 個百分點。

田泓攝

虹橋魅力何在?什麼地方才能稱得上“開放樞紐”?如何在新發展格局下實現高質量發展?11月6日,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分論壇暨2022年虹橋HUB大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召開。大江東工作室記錄了國內外學者和產業領袖以“開放享未來”為主題,這樣探討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發展。

開放樞紐,雙向賦能:彼此交流互動,創造新的亮點

“高水平的開放促進了勞動分工和專業化。人們喜歡住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區,好處就在於交換和創造有價值的新想法——樞紐就是人們彼此交流和互動的地方,同時也相互競爭,並在此基礎上創造出新的思想。”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托馬斯·薩金特這樣解讀“開放樞紐”。他認為,開放經濟與樞紐發展雙向賦能,曾經的商品生產型城市也會因此轉型為創新型城市,加州帕羅奧托和紐約是這樣的城市,上海和北京也是。

聯合國2018年報告顯示,全世界30余座超大城市中,中國佔了8席,是擁有超大城市最多的國家。空間集中度提升,成為刺激中國經濟飛速增長的因素之一。

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是大虹橋的“第一眼。 資料圖片

紅杉中國合伙人周逵分享了一個發現:好幾家被投企業都把總部放到上海虹橋站附近,原因是“與長三角各個主要城市談合作、做項目,隻要一兩個小時車程,當天可以來回。”大虹橋這個獨一無二的優勢,使企業把更多精力投入技術研發和創造價值。

長三角新地標:虹橋樞紐是信心的標杆

米其林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葉菲表示:從最初的進口,到今天在中國設有三家輪胎鋼絲工廠、兩家其他產品的工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恰恰是米其林在中國產業鏈的樞紐。它覆蓋的不光是中央商務區,而且延展到了整個長三角。”

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成長為長三角高速發展新標杆和雙向開放新地標。據統計,2021 年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外商投資實際到位金額同比增長 165.7%,進出口商品總額同比增長 31.9%。2022年吸引重點投資近 1300 億元,較去年增幅超 60%。截至目前,商務區累計吸引總部企業和機構 500 家,其中經市級認定的跨國公司總部企業 43 家、民營企業總部 32 家、貿易型總部 12 家、研發中心 11 家,

新開發銀行行長馬可驚嘆於虹橋的飛速成長:“這反映了企業家對虹橋、對上海、對中國未來的信心。”他同時指出,高水平開放需要在貿易和投資政策上實現更多根本性突破和創新,以及吸引和留住國際資本的系統性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對全球化抱有堅定信念。他堅信,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11月1日,《上海市促進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發展條例》施行。作為促進國際中央商務區發展的綜合性地方性法規,條例緊扣“開放”二字,立足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更大力度的制度創新,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新賽道新引擎:助力虹橋樞紐能級躍遷

“最近我們在討論一個概念,叫做‘未來產業’,就是著眼於培育新的增長點。”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認為,在新的技術革命浪潮中,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產業化應用相互融合。在產業化以后遇到的一些難題,往往也是基礎研究的前沿性課題。 周逵認為,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提出著重發力的數字新經濟、低碳新能源、生命新科技、汽車新勢力、時尚新消費,都是新型生產力聚合的賽道。隨著產業效率的改進,未來會釋放出巨大的紅利。目前,在大虹橋這片創新發展的沃土上,已經培育了一批成為中國新經濟發展坐標的企業。“這裡優越的產業生態條件可以賦予企業更多的力量,企業大樹小苗的競相成長,也會助力大虹橋的能級躍遷。” 與會人士認為,可借鑒全球城市先進經驗,加快推動虹橋建成高標准、世界級的國際中央商務區。 過去,新加坡CBD因商務功能單一、區內居住不足,導致夜間和周末缺乏人氣和經濟活力。通過2019年新加坡CBD復興計劃,增加了居住功能,還導入生活和娛樂要素,在商務環境中營造出社區氛圍。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從樞紐的發展形態、發展模式、核心功能、輻射空間四個方面,總結了新發展格局下新技術賦能的樞紐轉型特征,並對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門戶樞紐功能的系統性重塑提出建議。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致辭說,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范例,要立足“大交通”“大會展”“大商務”,提升產業高度、增加要素密度、拓展開放深度,進一步強化國際定位、彰顯開放優勢、提升樞紐功能,努力建設聯通世界的流量樞紐港、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關鍵節點、長三角一體化的新引擎。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