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灘22號”終於完成修復 中庭壁畫太驚艷

去外灘游覽時,你留意過
中山東二路22號(原太古洋行舊址)嗎?這個建筑主入口面朝黃浦江
被列為上海歷史保護的標志性建筑之一
是上海南外灘萬國建筑群中的
最后一棟老建筑
也是外灘第一立面中為數不多的百年紅樓
2020年
該建筑被評定為危險房屋需立即啟動應急搶險救災工程
經過940天的整體升級
“外灘22號”
終於正式回歸萬國建筑群↓
歷史上的中山東二路22號曾經是外灘南段太古碼頭的一塊荒地,隻建有簡單的鐵匠鋪和倉庫等建筑。1906年,這棟折中主義風格的建筑完工。其主立面朝東,面向黃浦江,主立面歷史原狀具有縱橫三段式的特征:橫向上首層基座高聳厚重,層層收進,頂部壓檐﹔縱向上突出居中跨,首層主入口鐵門花飾精美,二層中間跨設壁柱及半圓山花裝飾,檐口居中設斷山花及旗杆。
立面材質為清水紅磚,結構對稱。
外立面局部設置方形壁柱及柱頭、柱礎裝飾,立面造型豐富。
2020年,該建筑被評定為危險房屋,需立即啟動應急搶險救災工程,建設方上海工業投資集團以安全性為首要原則,在原址、原高度、原面積、原層數基礎上,以“修舊如舊”為復建理念,對這棟高齡建筑進行復建與結構加固施工,並圍繞建筑保護與性能提升開展了一系列具體措施:
北樓基礎採用了91根53米的高頻免共振鋼管樁,東樓加固採用35根25.5米和34根34米的錨杆靜壓樁,並以連續夾牆梁將樁與基礎相連接,確保結構安全可靠。
翻新裝修了盥洗室等公共區域,沿用原有設計風格,修舊如舊,最大程度保留了建筑物由內而外的原汁原味。
貼花柱腳。
中庭組合地花。
走道裡的復古吊燈。
內飾。
進門大廳。
中庭透光屋頂重新繪制了極具縱視感與穿越感的中庭壁畫,具有中國韻味與歐洲味道兼容並蓄的特色,恰如這棟集合了巴洛克、維多利亞等元素的折中主義建筑,中西合璧,於富麗中顯高雅。
壁畫高25米,寬4米,從地面直達穹頂。
在黃浦區政府、市重大辦、市國資委、臨港集團支持下,中山東二路22號歷時940天完成整體升級,工程總投資超億元,於2022年10月30日正式完工,回歸上海灘萬國建筑群。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上視新聞截圖
作者:張海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