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上海靜安外商逆風飛揚,“敢投”底氣從何而來
火熱盛夏,在上海商貿密度最高的南京西路商圈,“首店首發”聯翩而至,繼續穩居全市首店數量最多的頭把交椅。6月以來,商圈中重點寫字樓出租率保持96%以上,盡管租金看漲,但仍有企業排隊等候入駐。從南京西路商圈的繁榮依舊,可以望見靜安區開放經濟的“晴空”。
靜安區是不少海外企業登陸中國的“首站”,也是上海融入全球服務網絡的重要樞紐節點。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反復和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的雙重壓力,靜安區外商投資逆勢加速——1-7月外稅總額303.8億元,佔全區稅收比重為58%,保持中心城區第一﹔全區新設外資項目116個,引進合同外資12.64億美元,同比增長54%﹔實到外資6.95億美元,同比增長48%。
外資“敢投”底氣從何而來?靜安保持外商投資磁力不減有何法寶?且聽外國商會代表、外企高管向大江東工作室一一剖析。
靜安區向外國商會頒發“靜安區外國投資促進合作伙伴機構”証書。肖鳴亮攝
擴朋友圈、強紐帶關系,做外國商會“娘家人”
8月16日,在上海市靜安區外商投資促進大會上,中國西班牙商會上海會長路易斯代表商會接過“靜安區外國投資促進合作伙伴機構”証書,在他看來,這是對雙方合作關系的肯定、嘉許與鞏固。
當天,還有美國、英國、德國、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亞等駐滬商會及機構,被授予該証書,成為靜安首批外資促進合作伙伴。
為什麼此時推出“外資促進合作伙伴計劃”?靜安區商務委主任沈虹表示,在穩外貿穩外資背景下,靜安區希望借此加強和各國商會、各大經濟投促組織之間的合作互動,強力吸引更多跨國公司、國際金融機構、國際組織及專業服務機構落子靜安,促進更多全球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在靜安匯集和鏈接。
路易斯說,靜安區像娘家人一樣“貼心”服務,和西班牙商會保持相互信賴、緊密高效的合作,近年來成功吸引了時尚零售集團愛特思、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海斯坦普等許多知名西班牙企業入駐發展。“那些沒有涉足過中國市場的西班牙企業,對中國、對上海充滿好奇,但他們不了解這裡的市場,獲取信息的渠道也很有限,有些企業存在芥蒂和防備的心理,而我們商會恰好能發揮橋梁紐帶的作用”。
已經拿到中國“綠卡”的路易斯感觸最深的是,這兩年受到疫情影響,全球商貿人員往來困難重重,靜安區“娘家人”作用更加重要。比如,從外國人來華需要申請的邀請函(PU letter),到外資企業的登記注冊、入駐手續,靜安區商務委全程代跑代辦,讓西班牙企業賓至如歸,快速融入中國市場。
“隻要來過中國,看到上海如何服務外企的,就會改變他們的一些‘成見’。” 路易斯說,在很多時尚服裝品牌收縮線下門店的當下,一家中國區總部在靜安區的西班牙時尚快消品企業,8月初在上海虹口區新開了近3000平方米的實體門店,就是最好的例証。“受疫情影響,一些西班牙企業員工沒有辦法來華工作,我們商會在靜安區的協助下,幫助這些企業招聘上海本地員工。”
華燈初上的南京西路商圈。余儒文攝
專屬服務跑出來的制度創新
除了與外國商會的密切合作,靜安區把外企高管、核心經營團隊作為商貿服務中的關鍵少數,“量身訂制”專屬服務。“在跨國企業裡,各大區的經營團隊相互競爭,他們每年都需要以有說服力的業績向總部爭取更多的投資注入到自己負責的區域,(靜安)營商環境好不好,是否值得追加投資,外企的經營團隊其實是使者和代言人,因此我們的服務要更貼近他們的需求。”沈虹表示。
“說一千道一萬,企業是用腳投票的,沒有好的市場環境就不會有漂亮的經營數據。外企高管們的真實體驗和感受,是我們優化營商環境的方向和‘良藥’。”在靜安區有關部門服務外企十多年的高能說,靜安區“黏住”外企的經驗法寶之一,就是注重和跨國企業的亞洲經營團隊密切溝通,回應訴求、解決困難。
主動關心問候,努力傾聽解決,尤其在疫情下的困難時期,像及時雨般潤澤外企高管們的心田。去年,靜安區商務委等部門在例行走訪諸多頂級成衣品牌時,聽到這樣的苦惱——一些全球限量款服裝或高定類產品隻有幾件,在進入中國市場前,按照商品質量安全規定,必須提供一件“同款”做有關色牢度、酸鹼值等的檢驗。檢驗需要“現場開剪”,但高訂服裝開剪后隻能作廢,既抬高了成本,也耽誤了服裝交付時間。
為此,靜安區與上海海關合作,率先探索落地進口服裝風險評價制度。企業取樣送檢時,隻需提供相關合格的檢測報告,無需對成衣進行破壞性實驗,大大提升了高定成衣的上架速度。
僅去年一年,靜安區共有38家企業在海關指導下開展進口服裝安全風險評價381批次,涉及973款16.7萬件,平均減少實驗室檢測環節3-5個工作日,通關時長壓縮近50%。同時,靜安區也積極推薦區內進出口企業開展AEO培育,成功幫助愛特思、雅馬哈、恆天然等多家總部企業通過考評,成為AEO高級認証企業,進一步享受本國和互認國海關的通關便利措施。
位於靜安區的市北高新大數據產業基地。靜安區新聞辦供圖
集聚效應擦亮總部經濟“金字招牌”
8月伊始,在靜安區的市北高新園區,德國綜合工業集團瑞拓汽車事業部的亞太區總部設立。這家德國老牌的汽車零部件全球供應商並非新面孔,但在中國設立亞太總部,卻是頭一回,意味著瑞拓對中國的投資進入新階段。
瑞拓電氣亞洲區銷售總監徐磊說,在瑞拓投資中國的第20個年頭,有這樣的增資重倉動作,一方面是看好中國市場長期向好的趨勢,瑞拓近幾年來在中國市場一直保持每年6%左右的高增長,另一方面是看到很多汽車零部件跨國企業都在搶灘上海,借助靜安的國際化產業樞紐,能實現公司業務的拓展。
近幾年,在市北高新園區集聚著一大批汽車行業的國內外企業。“研發工程師招聘、法務財務等服務的便利程度、國際化辦公環境,我們最看重的這幾項,靜安都是最優選擇。” 徐磊說。
從全球城市經驗看,外資總部企業集聚的地方,一定也是專業服務業高度發達的地方。靜安區以行業龍頭為突破口,加強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全球服務商專業機構等,相繼實施“全球服務商計劃”、“總部經濟增能計劃”和“亞太運營總部支持計劃”,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企一策”給予專屬支持,培育了一批在貿易、投資、供應鏈及研發等方面可匯聚和配置亞太區乃至全球資源的優質企業。
幾年下來,靜安區不僅匯集了全球服務商羅蘭貝格、畢馬威、世邦魏理仕等專業咨詢機構,還在專業服務業各細分領域佔據領先地位,如檢測認証總部德國萊茵、美國祐力,貨運代理總部瑞士德迅、法國喬達等,良好的專業服務業生態又會牽引帶動總部經濟向著更高能級發展。
總部企業的集聚,擦亮了靜安總部經濟的“金字招牌”。2021年,全區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2家,創歷史新高。今年1-7月,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8家,全區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累計達108家,總部企業的增長速度、整體規模和能級水平在全市名列前茅。
今年內,靜安區將持續擴大“六大產業”(商貿服務、金融服務、專業服務、數據智能、文化創意、生命健康)和外資總部招引的橫向聯合與縱向整合,更好地發揮產業平台的承載力與托舉力,讓全球資源的“磁力場”觸發逆勢上揚的加速度。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