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精彩好戲看不停 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建團七十周年演出季定檔八月

2022年08月02日11:21 | 來源:東方網
小字號

原標題:精彩好戲看不停 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建團七十周年演出季定檔八月

  上海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獨腳戲”的傳承、保護單位。劇團將在8月中下旬帶來特別的建團七十周年演出季,眾多滑稽大咖將帶領觀眾樂嗨一夏。

  櫛風沐雨 初心難忘

  上海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的前身是久負盛名的上海大公滑稽劇團, 1952年2月,滑稽泰斗楊華生、張樵儂、笑嘻嘻、沈一樂邀請綠楊、張利音等藝術家組建上海大公滑稽劇團。劇團成立之初就備受矚目,推出的作品口碑票房雙豐收,滑稽戲《七十二家房客》、《喜上加喜》、《糊涂爹娘》、《蘇州兩公差》、《阿Q正傳》﹔獨腳戲《算術》、《不怕鬼》、《借紅燈》、《阿福上生意》、《寧波空城計》、《火燒豆腐店》都是觀眾喜聞樂見的好節目,時至今日依然被觀眾津津樂道。

  1966年,劇團被迫解散。1978年,在黨的“雙百方針”指引下,恢復建立了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人員以原大公滑稽劇團為主體。雖然名字發生了變化,但是內核依然是海派特色,滑稽藝術。人民滑稽劇團的從業人員自始至終不忘初心,兢兢業業,對滑稽藝術做出延續和傳承,2008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央文化部(文旅部)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獨腳戲”的傳承、保護單位。

  2018年,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與上海市青藝滑稽劇團合並重組,成立了上海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笑林好漢們隨時代而進、為生活而歌,七十年來,時代在飛奔,演員在更迭,但給觀眾帶來歡笑的這份初心始終未變。在繼承傳統曲藝的基礎上,不斷探索與創新,受到了領導的好評和觀眾的歡迎。2020年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表彰授予“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稱號。2021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評為上海市文明單位。

  連軸好戲 精彩不停

  在建團七十周年和傳承中心晉五之禧之際,上海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連演五天六場,不僅有傳承經典的好戲《七十二家房客》,還有融合創新,富有時代特征的滑稽作品《申聲入耳——滑稽作品展演》和原創大型滑稽戲《上海的聲音》。

  8月18日和19日公演的大型經典滑稽戲《七十二家房客》是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的看家之作,這部作品雖然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但因其獨特的海派氣質和鮮活的人物塑造,在當下依然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常演常新,經久不衰。不僅成為了眾多老觀眾逢演必看的經典,也成為了年輕觀眾的滑稽戲入門首選。

  8月20日公演的《申聲入耳——滑稽作品展演》則是更多表現對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獨腳戲”的傳承。在那些令人捧腹的段子背后,是本土方言和滑稽藝術在上海這座城市交織孕育的成果,是接地氣的時代觀察,也是貼近生活的輕鬆調侃。整台演出將由著名滑稽表演藝術家和優秀青年演員一同帶來,他們將以一貫詼諧幽默的風格與現場觀眾爆笑互動。

  8月21日和22日公演的是大型原創滑稽戲《上海的聲音》,故事展示了上海小弄堂裡幾個普通家庭的世代變遷,劇中四條故事線巧妙融合,通過演繹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來反映時代的眾生相。對於老上海人來說,這部戲是一種情懷、一種記憶﹔對於新上海人來說,這部戲是打開城市內核的一把鑰匙,通過上海各種各樣的聲音,來感受獨特的海派文化。

  參加演出的有國家一級演員王汝剛、姚祺兒、方艷華、郭明敏、毛猛達、沈榮海、龔仁龍、張小玲、林錫彪、張定國、陶德興、楊一笑、傅子明、周益倫、錢懿、潘前衛、陳靚、曹雄和國家二級演員曾懿、許偉忠、徐英、薛文彬等,五天的演出陣容可謂十分豪華。

  滑稽戲已有百余年的歷史,是海派文化的一種凝練和體現,建團七十周年的上海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不忘初心,笑傳正能量,通過經典劇目和創新內容,讓觀眾體驗“申聲入耳”,感受到本土藝術的無限魅力。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