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首條“睦鄰街區”!這個街道將這麼干

2021年06月25日17:15  
 

打造楊浦首條“睦鄰街區”﹔聚焦“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停車管理”等實事項目﹔增強商圈經濟發展活力……

6月22日,五角場街道第五屆第三次社區代表會議召開,下半年他們將這麼干。

會上,五角場街道明確了下半年的主要工作,將堅持黨建引領,進一步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度和高度,進一步增強民生改善的力度和溫度,進一步彰顯社區治理的精度和韌度,立足當下、謀劃長遠,全面推進五角場“三個高地”建設。

如何提升城市建設和治理水平?五角場街道有新動作。

去年,五角場街道加快推進了“兩張網”建設,引導居民通過“隨申辦市民雲”APP移動端和“一網通辦”PC端等不見面辦理開放105個自助服務事項,並充分發揮五角場商圈區位優勢,積極打造了智慧商圈、智能安防、綜合數據“畫像”等應用場景。

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五角場街道將加快數字化轉型,加快實施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推動“城市大腦”迭代升級,在重點區域、重要路口引入“鷹眼系統”,創新開發具有五角場特色的商圈安全預警、建筑垃圾及大件垃圾智能清運、群租管理等應用場景。

同時,結合黨史學習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12345”市民服務熱線等渠道掌握的集中投訴、反復性強、滿意度低的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建立相應網格工作站,通過“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工作模式,跨前服務,打通“堵點”紓解“痛點”,逐步提升12345工單處置效率。推進落實“一網通辦”相關事項,深化智能服務和自助辦理,探索建立市民身份鏈,精准快速幫扶相關人群,推動“一次辦”向“馬上辦”“網上辦”轉變,進一步推進政務服務能力提升。

近年來,“美麗街區”建設得到了市民群眾的高度認同,五角場街道將推動街區建設邁向“高顏值”。

今年,五角場街道將堅持精細化管理。一方面將要打造以大學路、國定支路和政民路為核心的大學路創智街區。以大學路自我管理委員會為平台,加強對店招店牌、戶外廣告規范指導及管理,實現大學路商戶管理、街區治理及業態信息發布的智能化,打造具有五角場特色的社區會客廳。並通過政民路業態調整、能級提升,實現與大學路“一動一靜”、相得益彰的街區氛圍。

同時,結合國定支路黨群服務站點建設,加快推進國定支路翻新改造,高質量打造楊浦區首條“睦鄰街區”。

另一方面,將強化五角場商圈等重點區域的市容環境管理,加大對背街小巷環境問題治理力度,嚴格落實沿街商鋪門責管理。結合微更新項目,解決“街邊死角”“無主綠地”“托管綠地”的管護和利用。

此外,還將建設更出彩的街區公共活動空間。以紅色傳播力為引領,將紅色教育基地、黨群服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樓委會黨建陣地、睦鄰中心等陣地資源串點成線,打造五角場街區文化場所行走路線圖,增強文化服務供給效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並與上海院士風採館協商共建,有序推進楊浦區院士科普文化生態圈在五角場落地生成。圍繞復旦大學名人故居修繕及開放,深化街校聯動,助推街區風貌與人文景觀協調相容、良好互動,塑造五角場特色文化品牌。

作為匯聚眾多人才的“寶地”,在創新創業領域,五角場街道還將充分發揮作用。

據了解,五角場街道還將充分發揮創業五角場“8+2+X”創業服務平台的導向作用,主動對接園區、高校等新型創業服務機構,努力構建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持續打響“五角場雙創”品牌,啟動2021年度五角場創新創業大賽,不斷提升優秀企業、項目的落地率。

在樓宇企業服務方面,也將進一步完善樓委會運作機制,建立健全樓宇黨總支和樓宇委員會,制定“五必訪”制度,實現屬地近7000家企業黨建和服務全覆蓋。與此同時,結合“掃樓行動”深入實踐樓委會聯系制,廣泛推廣“企業服務雲”小程序,為商圈樓宇企業提供“家門口”式的就近便捷服務。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