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一歷史保護建筑院內老槐樹爬滿白蟻,居民擔憂屋內遭殃

2021年06月07日10:43  來源:上觀
 
原標題:滬一歷史保護建筑院內老槐樹爬滿白蟻,居民擔憂屋內遭殃

  金先生5月27日傍晚拍攝的照片中,粗壯的槐樹樹干上爬滿白蟻。

  前段時間,上海天氣潮濕悶熱,白蟻出沒,引發市民關注。記者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看到:5月26日至今,不少市民撥打熱線反映“蟻患”。其中,反映路邊行道樹上和小區公共區域綠化中疑似存在蟻穴的來電較多,申城一些歷史風貌保護區和歷史保護建筑存在蟻患更成為反映的焦點。

  家住徐匯區湖南路20弄2號“陳果夫舊居”內的金先生稱:5月27日晚,家中突然飛入大量白蟻。他循著白蟻分飛的方向,最終發現院子內一棵老槐樹樹干上爬滿白蟻,猜測這棵槐樹內恐有蟻穴。而去年,飛入的白蟻曾在屋內筑巢安家,咬壞地板和天花板。他擔心,槐樹內蟻穴不除,屋內遲早會重現蟻患。

  撬開樹干枯皮,隻見白蟻爬行

  前往現場採訪前,金先生給記者發來一張5月27日傍晚拍攝的照片。照片中,一棵粗壯的槐樹樹干上灰褐色的樹皮斑駁皴裂,中間可見兩條黑色的溝壑,溝壑上爬滿白蟻,且越往樹冠處越密。金先生稱,當晚他還親眼看到這棵槐樹中不斷飛出白蟻,因此斷定樹內有蟻穴。

  5月31日,記者來到湖南路20弄。這裡位於“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2號樓位於20弄最裡側,是一幢別墅式花園住宅,另一側緊挨著武康路。門口銘牌顯示這裡是“陳果夫舊居”,2015年12月31日被徐匯區文化局公布為徐匯區文物保護點。84歲的楊老伯是舊居老住戶,他說,舊居是假三層磚木結構,由主樓、警衛樓、車庫及一個大花園組成,目前住了19戶人家。他帶記者來到院子裡,指著花園院牆邊僅剩的一棵槐樹說,花園裡原本有兩棵槐樹,樹齡已有五六十年,“夏天時樹冠能把整個花園蓋住”。幾年前,其中一棵槐樹生虫蛀空,台風天被刮倒,現在就隻剩下一棵。“看起來挺茂盛,怕是也被蛀空了。”楊老伯說。

  記者靠近槐樹樹干觀察。粗壯的樹干需兩人合抱,由於當天天氣涼爽,樹干上不見白蟻爬行,看起來挺正常。不過細看,一塊塊干枯樹皮中間,有大量蜂窩狀的黑色疏鬆物質,金先生猜測這些可能就是“蟻道”。記者撿來一根竹棒,試圖將黑色物質挑開。南側樹干上,竹棒一插便是一個窟窿,隨即有大量黑色螞蟻從窟窿裡爬出來﹔北側樹干上,挑開表層枯樹皮,可見一個樹洞,七八隻尚未長出翅膀的白蟻四處逃竄,看起來的確有蟻穴存在。

  舊居裡的居民吃過白蟻的苦頭。金先生說,去年8月,他家裡出現大量白蟻,樓內住戶排查發現,白蟻在警衛樓二層一間空置的屋內筑巢。物業進入室內發現,木質地板、天花板多處被蛀爛,白蟻巢穴就在一個樟木箱內。物業隨后進行滅蟻操作,並對蝕爛的地板、天花板進行修復。金先生擔憂:白蟻會不會再度飛入屋內筑巢?

  建議區域治理,持久控制蟻害

  白蟻飛入屋內筑巢的可能性不小。5月28日,另一處優秀歷史建筑——靜安區華山路229弄大勝胡同17號的馮女士致電“12345”,稱5月27日晚華山路上白蟻分飛,不少鑽入屋內。5月28日一早,她在一層與二層樓梯轉角處牆上,發現3處拇指大小的咖啡色蜂窩狀物質,地上則落了一層白蟻翅膀。她認為這是飛入屋內的白蟻剛剛筑的巢。

  發現白蟻,市民們都第一時間多方求助。5月28日,金先生致電“衡復物業”,物業告訴他,白蟻防治要找同屬徐房集團的“徐房綠化白蟻防治中心”,並提供一個座機電話。但他多次撥打,始終未能撥通。6月1日,記者也多次撥打徐房綠化白蟻防治中心。好不容易接通后,客服人員告訴記者,衡復區域的公房以磚木結構為主,加上整個區域樹木茂盛,蟻患確實較嚴重。目前正處於爆發期,防治中心5月27日以來電話不斷。前幾日反映室外庭院樹滋生白蟻的電話多,這幾天開始以室內蟻穴為主了。

  大勝胡同居民馮女士也被告知,需要自行聯系住建委公布的專業防治機構上門滅蟻。馮女士疑惑,自己聯系,費用誰出?對於居民關心的費用問題,徐房綠化白蟻防治中心這樣解釋:由於湖南路20弄2號是公房,滅蟻費用防治中心會與物業協商解決,不需要居民花錢。但樹木滅蟻需要噴洒藥粉,由於眼下尚屬雨季無法操作,隻能先處理室內蟻患。

  對此,愚園路居民楊先生認為,歷史文化風貌區的白蟻危害之所以嚴重,一方面與風貌區建筑和綠化特點有關,另一方面也與防治模式有關。現在一般依靠居民電話求助上門滅蟻,哪裡出現防治哪裡,難以杜絕白蟻在小區綠化和建筑內來回蔓延。此外,他告訴記者,5月27日晚,整條愚園路上白蟻分飛,他觀察不少白蟻都是從行道樹中飛出來的,而行道樹屬於園林綠化部門管理,是白蟻防治的薄弱環節。“行道樹不納入治理范圍,不解決根本問題。”楊先生建議,歷史風貌保護區應做好區域性白蟻防治,不能完全依賴市民的電話和市場化防治機構,而應該多部門配合,對保護區的建筑和樹木進行同步防治,區域治理,持久控制蟻害。

(責編:嚴遠、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