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大紀念館序廳內的主題雕塑 /新華社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講好上海黨的誕生地故事,建設好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中共四大紀念館完成了歷時半年的布展提升工程,昨天以嶄新面貌面向社會重新開放。
據中共四大紀念館館長童科介紹,中共四大紀念館布展提升后,基本展陳面積較之前擴大一倍,完整再現了1925年中共四大召開的生動場景。展陳把場景廳和展覽內容有機融合,使觀眾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四大召開的全過程。從中共四大籌備到召開以及大會的歷史貢獻,展陳邏輯線路更加清楚。
與此同時,中共四大紀念館進一步融入多媒體互動技術,實現“智慧”場館,如:AR增強現實技術、多媒體投影動態展示、圖像識別、一鍵切換、雷達互動捕捉等技術,更好提升觀展互動性、參與性、趣味性。
會址裡弄名重現光芒
在中共四大紀念館一座仿真的石庫門上,“廣吉裡”這一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會址裡弄名,在黨的百年華誕之際重現光芒。
據悉,“廣吉裡”名稱確定的背后,還有著不少曲折的故事。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中,有三次是在上海石庫門裡召開的。中共一大會址裡弄名為樹德裡,中共二大會址裡弄名為輔德裡,中共四大會址裡弄名卻在歷史長河中塵封近一個世紀。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共四大會址毀於日軍侵華炮火。
新中國建立后,會址考証工作被提上日程。1984年5月7日,擔任中共四大記錄和向導的鄭超麟在調查人員的陪同下,實地尋訪了當年的會址,他指著鐵路道軌東邊的新工房(即今東寶興路254弄28支弄8號處的新工房)說:“就在這個地方,現在新工房的地點,可能就是當年黨的四大的會址所在地。” 他還說,當年會址北面還有一座教堂。
虹口區黨史辦公室根據當事人回憶,經現場查看和一些旁証資料,於1987年4月25日確認今虹口區東寶興路254弄28支弄8號處作為四大會址,正式向上級部門遞交報告。1987年,上海市政府106號文件明確指出中共四大會址遺址位於上述地址。
會址確認后,大會召開時會址所處裡弄卻長期無法確定。后根據相關資料,最終確認,中共四大召開時會址所處裡弄當為東寶興路廣吉裡。
用點雕藝術呈現老照片
本次展覽將中共四大與會代表們的老照片運用點雕藝術重新呈現,成為一大亮點。
據介紹,雕刻師採用天然純色石材,經水磨拋光后,以老照片為基礎,將代表們的畫像輪廓描繪出來,同時對原本並不清晰的圖像進行修復、補充,根據黑白明暗成像原理,用特制的細小合金鋼頭,通過運用腕力調節針點疏密粗細、深淺和虛線變化來表現圖像,全過程不借用任何電動工具,充分展現手工雕琢魅力,完成后的作品既有攝影光學同等的藝術效果,又能體現繪畫筆觸技法,獨具藝術神韻。該工藝克服了相片圖畫年久會發黃褪色的缺點,可永久保存。
新增的油畫、雕塑、國畫等藝術展品也是改陳提升后的特色亮點之一,如著名國畫家張培楚的作品《表決》,展現了中共四大代表們對大會文件及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進行舉手表決的庄嚴畫面,通過增設藝術展品,使展陳的主題和重點更具形象化、藝術化。
此外,紀念館通過大量挖掘和講述展品背后故事,如:中共四大會議通知、會址的考証、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份日報《熱血日報》和14份大會文件等,讓觀眾進一步了解中共四大的召開背景、主要成果及歷史貢獻。
設置國旗教育展示廳
虹口與國旗有著很深的緣分,國旗設計者曾聯鬆曾長期居住於虹口。
此次中共四大紀念館利用重新改陳布展的機會,專門設置上海首個國旗教育展示廳,挖掘整理諸多珍貴史料,如國旗設計者曾聯鬆的設計手稿、字畫,含有國旗、國徽元素的各類紀念典藏,其中不乏原件罕品。展示廳辟出獨立區域,客觀再現了曾聯鬆生前工作、生活的場景。觀眾還能看到曾聯鬆親筆簽名的國旗,新中國成立50周年上海人民廣場升旗儀式使用國旗、白公館革命志士在獄中縫制的五星紅旗,祖國最南端三沙市成立以來在永興島升起的國旗等。
展示廳還邀請知名藝術家創作相關繪畫、雕塑,向觀眾全景化、沉浸式展現國旗創作誕生的偉大歷程,以及中華兒女與國旗的動人故事,打造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傳播高地。
打造紅色文化矩陣
以國旗廣場改造為契機,中共四大紀念館打造了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連廊、“虹”色足跡年輪大道等紅色教育和“大思政課”教學場景,形成紅色文化矩陣。
其中,“從石庫門到天安門”銅牌陣列,由32塊鑲嵌在廣場上的銅牌組成,選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史上的30件大事並配以相關建筑圖案,銅牌陣列形似火焰圖案,象征著中國共產黨薪火相傳的精神,展現了從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30年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勝利的光輝歷程。
“虹”色足跡·年輪大道集中展示了虹口區85處革命遺址舊址,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虹口的戰斗歷程,展現了共產黨人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和堅貞不屈、追求自由的斗爭精神。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連廊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在不同時期地區和領域形成的革命精神,展現了共產黨人的偉大品格。
中共四大是首次將黨的基本組織由“組”改為“支部”,規定“凡有黨員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個支部”。據悉,中共四大紀念館將與上海市委黨校合作,共同打造支部建設研究教學高地。
為更好地彰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精神,傳承弘揚紅色文化,重新開館后,中共四大紀念館在原有“誓詞教育志願服務隊”、“小紅花”志願講解服務隊、“黨史宣講青年志願服務隊”、“國旗文化教育” 宣講志願服務隊等基礎上,組建全新的“力量之源”志願服務總隊。
虹口區委書記郭芳表示,布展提升后的中共四大紀念館將進一步發掘好、保護好、宣傳好自身豐富的黨史資源,為全市乃至全國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提供生動教材和宣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