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5月29日電 近年來,上海不斷加快建設國際數字之都的腳步,從經濟數字化、生活數字化到治理數字化,加速各行各業與新技術的融合。5月28日,在第十屆上海交通大學血管病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和優刻得合作研發的血管外科智能數據管理平台1.0正式發布。該平台的推出旨在打破醫療行業內存在的“信息孤島”現象。
過去,醫院與醫院之間相當於一個個“信息孤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三點:第一,從客觀大環境上看,醫療信息敏感而重要,要打通不同醫院之間的數據牆非常難。第二,從技術上很難實現。不同醫院的醫療數據系統自成一體,跨醫院的大數據平台,往往很難與醫院本地系統接口完全打通。第三,患者轉院就診過程中,遭遇跨院數據遷移難。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血管外科,從事血管疾病研究已有30余年的歷史,是國內血管外科最早起步的醫院之一,目前年門診量30000人次。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對臨床醫生而言,如何在大數據中找出規律性及相關性,從而再次指導臨床,是我們以后工作的主要方向之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血管外科科室主任陸信武表示,在該平台可以通過預測模型,輔助醫生提高診斷和決策的能力,從而提升診斷的精准度。
據悉,此次九院與優刻得聯合推出的智能數據管理平台,通過優刻得大數據流通平台安全屋、私有雲平台,建立了一套安全、可控、可開放的智能數據管理平台。實現醫療數據“不出院”,但不同醫院和醫療機構可在安全的雲平台和數據沙箱環境內,將數據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通過數據沉澱、匯聚、分析來挖掘數據價值,實現數據留存、輔助決策、循証對照,科研探索等,幫助醫院和醫療機構提升運營效率,加速科研成果轉化。
優刻得醫療綜合事業線首席架構師王彬表示,在數據互通和協作的情況下,遇見疑難雜症也不用著急,共享數據庫內的知識庫和預測模型,可以將多個醫院的經驗變成案例和統計學的指導,進行實時的治療指導,實現疑難復雜病例的會診和轉診。
據悉,隨著該平台運營成熟,還將在九院牽頭成立的國內首家外科專科醫聯體之內的50家醫院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