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4月22日電 今年5月至7月,上海文藝舞台將迎來由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主辦,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和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共同承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新創舞台藝術作品展演季”。該展演旨在進一步彰顯文化自信、凝聚中國力量、講好中國故事。用藝術語匯奏響時代最強音,譜寫時代新華章。
據悉,展演將集中上海13家文藝單位的14台新創舞台藝術作品,共計29場演出。所有參演劇目均為本市“建黨百年”“全面小康”主題重點戲劇舞台作品,涵蓋音樂、舞蹈、話劇、京劇、昆劇、滬劇、越劇、淮劇等多種藝術形式。匯聚本市國有和民營文藝院團、藝術院校的青年骨干和中堅力量,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主旋律作品,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展現上海文藝工作者的初心與擔當。
新聞發布會上,“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新創舞台藝術作品展演季”參演人員集體亮相
首演作品助推上海文藝攀“高峰”
多部首演作品將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新創舞台藝術作品展演季”集中亮相。上海愛樂樂團“紅色情懷”系列音樂會將推出交響曲《百年頌》和聲樂套曲《永恆的豐碑》。交響曲《百年頌》講述中國共產黨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辟地開天到盛世韶光,帶領中華民族一路奮斗,譜寫民族復興史詩的偉大歷程。作品延續了古典交響樂的四樂章結構,由“革命”“建設”“改革”“復興”構成。聲樂套曲《永恆的豐碑》通過歌頌建黨百年光輝歷程,展現對革命烈士的敬仰和懷念。
芭蕾舞劇《寶塔山》是上海芭蕾舞團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推出的又一部紅色題材作品。舞劇講述一批文藝青年為了信仰,奔赴革命聖地延安,在寶塔山下接受黨的教育,最終蛻變為一群革命戰士的故事。該劇以海派芭蕾典雅、細膩且富有戲劇張力的肢體語匯,充滿時代風格與現代概念的音樂旋律,以及“歷史素描”感為依托的舞台呈現,講述在革命聖地發生的故事。
芭蕾舞劇《寶塔山》
“黨史”教育形式生動下基層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新創舞台藝術作品展演季”是“文藝黨建”的又一次生動實踐。參演劇目將繼續以“文藝黨課”形式走進基層,走進群眾,讓舞台變成學習黨史的生動課堂,幫助觀眾重溫中國共產黨發展的百年輝煌歷程,將“黨史”學習教育推向高潮。
由上海昆劇團創作的昆劇《自有后來人》改編自同名電影,是上昆近年來創排的第一部大型革命現代戲。通過對經典作品的全新闡釋,歌頌共產黨人忠於信仰、堅強不屈的偉大革命精神,弘揚“革命自有后來人”的時代精神,實現傳統昆曲藝術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講述師道與大愛的話劇《師者之路》著重刻畫了一個人民教師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對語文教育、人文精神的追求。
七一期間,上海交響樂團將舉辦《建黨偉業》專題音樂會,推出由生於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4位作曲家最新創作的作品,包括《逐浪心潮》《中國頌》《我們一起奔向大海仰望星空》《父輩》等,用音樂展現人民群眾對信仰和理想的詮釋。
上海交響樂團《建黨偉業》專題音樂會
紅色主題演繹多維度有特色
上海作為黨的誕生地,一代代共產黨人在這片熱土拋頭顱、洒熱血,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前赴后繼。發掘好、講述好、傳播好紅色故事,是上海文藝工作者的責任與使命。展演將通過推出一批紅色主題劇目,幫助觀眾喚醒紅色記憶,延續紅色征程。
作為上海戲劇舞台藝術作品“紅色三部曲”之一的滬劇《一號機密》,講述在白色恐怖時期,一批中共地下黨員如何潛行、為黨堅守絕密文件“一號機密”的故事,該劇在經歷打磨提高后,將再度登上舞台。改編自小說《北平無戰事》的京劇《換人間》,“以小見大”地展現了和平解放北平這一段特殊歷史時期,一批黨的地下工作者與國民黨之間的殊死博弈的過程,謳歌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和敢於犧牲的崇高精神。京劇《紅色特工》聚焦中共隱秘戰線,講述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革命最艱難困苦歲月的堅守與犧牲,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與敵人開展殊死斗爭,以赤膽忠心迎接革命勝利。都市新淮劇《寒梅》以一部符合時代審美需求的紅色題材創作弘揚井岡山精神,謳歌共產黨人敢於犧牲、堅守信仰的偉大情懷。
滬劇《一號機密》
1931年,左聯五烈士犧牲於上海龍華,為后人留下了“龍華千古仰高風,壯士身亡志未窮”的革命精神。為了紀念這段歷史,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海戲劇學院、上海文慧滬劇團將先后推出話劇《浪潮》《前哨》和滬劇《早春》等三部舞台藝術作品,展現左聯五烈士柔似水、堅如石,沖破封建束縛、勇敢投身革命的壯烈人生。
話劇《浪潮》排練照
時代精神推動藝術創新不停步
此次參演的劇目中,部分作品已完成試首演。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各文藝院團進一步發揮匠心精神,反復打磨,力求打造出一批能夠體現黨的輝煌歷史、偉大民族精神、鮮明時代特征的舞台藝術作品。
民樂現場《錦繡中華·共飲江河水》立足“千年夢想、百年奮斗、今朝夢圓”的主題思想,通過多民族樂器同場對話,譜寫上海與對口幫扶地區人民勠力同心、攜手奮進,共繪脫貧攻堅的新畫卷。在完成首輪演出后,上海民族樂團對作品旋律進行了進一步打磨,重新設計舞台呈現效果,現已入選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
民樂現場《錦繡中華·共飲江河水》
越劇現代戲《山海情深》全景式展現上海援建干部攜手西部人民,譜寫山海同心謀發展、滬黔攜手奔小康的美麗畫卷。該劇在完成試首演后,積極投入劇本修改打磨,提升二度創作,成功入選中宣部、文旅部、中國文聯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慶祝建黨百年優秀舞台藝術作品展演活動”。(沐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