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動物吃不飽而喂面包餅干火腿腸?上海動物園:安啦,對亂投喂行為say no

2021年04月19日14:24  來源:東方網
 
原標題:擔心動物吃不飽而喂面包餅干火腿腸?上海動物園:安啦,對亂投喂行為say no

“親愛的各位游客,為了動物的健康,請不要投喂食物,謝謝您的配合。”上海動物園廣播循環播放,身穿綠色馬甲的志願者舉著提示牌,勸阻游客投喂。4月18日下午,一場“愛心快閃”在上海動物園上演,飼養員、志願者向游客科普亂投喂的危害,10組志願者家庭上崗,踐行投喂勸阻。

天鵝湖成投喂重災區

春暖花開,來上海動物園踏青、觀賞動物的游客逐漸增多,游客亂投喂動物一直動物園管理的一個難題。天鵝湖邊親水平台是投喂重災區,總有游客帶著面包、餅干等食物吸引小天鵝和雁鴨類過來取食,但它們在野外吃的都是植物的葉、芽、莖和種子,有時也會取食軟體動物、水生昆虫等動物性食物。面包、餅干這些都是高熱量碳水化合物,鳥兒們吃多了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再比如馬來熊,其實為雜食性動物,以昆虫、水果、蜂蜜等為食,可很多游客認為它是肉食動物,經常投喂火腿腸等食物。

兩爬館去年還曾發生過一起險情,一隻蘇卡達象龜誤食游客扔的礦泉水瓶包裝紙,消化系統受到傷害。飼養員們想方設法通過喂食高纖維的牧草刺激象龜的胃腸道蠕動,所幸幾天后,飼養員在它的糞便中發現了褶皺的塑料紙和塑料碎片。這隻蘇卡達象龜是幸運的,但其他誤食的動物呢?

亂投喂埋藏四大隱患

據飼養員介紹,亂投喂會導致野生動物產生非自然行為,“尤其是聰明的靈長動物,當它們發現人類樂於給它們投喂食物時,會產生乞食行為,違背天性。”

此外,亂投喂還會威脅野生動物生命安全。投喂者常把食品外包裝或非食物也一起投喂給動物,然而,大多數野生動物對物品沒有分辨能力,一旦誤食異物,傷害往往是致命的。此外,投喂食物也可能促進人畜共患病的傳播,后果將會很嚴重。

亂投喂導致的第三個隱患是野生動物營養失衡。上海動物園為每一種野生動物制定了嚴格的食譜,不同生長階段、不同季節有著不同的營養餐,保証膳食均勻、身體健康。亂投喂會導致動物消化系統負擔過重、營養失衡,從而引發各種健康問題。

亂投喂還會導致野生動物過分爭斗。群體生活的野生動物有著正常的社群交流行為,亂投喂會導致個體之間的過分爭斗,造成不可避免的傷害,嚴重的會留下終身殘疾甚至斷送性命。

動物伙食大揭秘

許多游客投喂動物的理由往往是誤認為動物吃不飽,或者喂動物吃點零食對動物有好處。上海動物園表示,此類擔心大可不必。2020年雖受疫情影響,全年游客量較2019年同期減少五成多,收入也大幅減少,但遵循確保動物口糧供給的原則,動物飼料開支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較往年有3%的增長

在動物飼料配送中心,工作人員每天都會依據“飼料單”為園內近6000多頭(隻)動物配備食材。通常,飼養員會按照自己崗位的動物情況為其開出“飼料單”,遇到季節變化譬如貼個秋膘啥的、動物繁育,無論是備孕、懷孕、還是哺乳的,或是在生病治療期、恢復期等特殊情況,“飼料單”則作相應調整,保証動物的飲食結構是均衡的。

飼料食材種類堪比一個小型農貿市場那麼豐富,不僅蔬果種類多樣,“硬菜”也是杠杠的,各種魚蝦肉如青佔魚、梅子魚、多春魚、沙丁魚、金線魚、小帶魚、海蝦﹔大牛肉、小牛肉、羊肉、兔肉、豬肉、冰鮮雞、小白鼠、乳鼠……一些動物的精料也大有講究,不同比例的粗糧如大麥、小麥、玉米、豆粕、麩皮等原材料被混合后分別加工成專門供給食草動物、鳥類的顆粒料等,還有按比例配制的混合粉被加工成窩窩頭﹔各種草料如苜蓿草、牧草、羊草等在不同季節滿足食草動物的大胃口,工作人員還在飼料地種植黑麥草、蘇丹草,為食草動物補充新鮮青飼料。

隨著市民游客素質的普遍提高,投喂現象比往年有所減少,但依然存在。有人建議,動物園可以筑起鐵籠豎起隔離帶,建造更多的封閉式展區,自然能解決投喂問題。但上海動物園認為,這拉遠了人與動物之間的距離,違背了動物園的初衷

目前,除了園方工作人員(飼養員+安保)加強巡視勸阻外,志願者隊伍也加入宣傳文明游園的行列。“禁止投喂”標識和科普展板遍布全園,並不定期開展相關宣傳活動。

建立游客們的動物保護意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文明游園是根植於內心的優雅。上海動物園呼吁,大家從我做起,關愛動物拒絕投喂,“無需為園子裡生活的動物擔心,你隻要靜靜欣賞即是真愛的呈現,動物的衣食住行就交給專業的工作人員吧。”

(責編:嚴遠、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