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上海群眾藝術館開設的市民藝術夜校一夜之間火上“熱搜”,26門課程甫一上線即被秒殺一空。官方公眾號上,一夜之間涌入300多條報名詢問,“什麼時候開新班”擠爆了后台。
下班不追劇不雞娃,這所夜校有何魔力讓上班族“沉迷學習無法自拔”?記者在現場探訪中發現,面向18-55歲中青年群體,專業老師坐鎮、12次課500元的公益價格,這些區別於其他社會培訓機構的精准定位,讓大家找到了一片鬧市中的藝術自留地,更找到了同路人。
昨天,上海市民藝術夜校宣布擴容——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總校之外,新增靜安區文化館分校、徐匯區文化館分校、長寧文化藝術中心分校和虹口區文化館分校。據悉,今年市民藝術夜校增加課時約50%,春季班共開設46門課程,將於4月上旬開班。目前,各課程已於文化上海、樂游上海、市群藝館及四個分校所在區文化館官微同步公布,今天10:00市民可上相關微信號搶課報名。
培訓時段
4月中旬-7月上旬(總校4月12日起,分校4月19日起)每周一至周五19:00-20:30
招生對象
18-55周歲
報名時間
3月16日10:00-17:00
抓住市場空白,一夜火上熱搜
二三十年前,夜校是為了給一些想提高自身專業技能的年輕人機會,利用晚上、非工作時間進行再教育的一種教學模式,后來,夜校漸漸成為市民記憶中的往事。2016年,上海群眾藝術館首度開啟市民藝術夜校,用另一種形式讓夜校重新出現在市民視野中,引起公眾關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藝術教育項目,市民藝術夜校將目光鎖定18到55歲的中青年人群,4年多來,課程一加再加,從6門、18門、24門再到26門,課時也由8次升為12次。19:00-20:30的課程時間,交通便捷的地理位置,很快就積累起一批忠實的擁躉,至今共開辦夜校課程135期,參與學員近3500人,服務受眾42000人次。
隨著市民藝術夜校的火爆,新粉絲蟄伏等待下一期市民藝術夜校的報名,而市群藝館的總校無論是場地還是夜間服務時間都已接近飽和,聯合區館開分校一直以來呼聲頗高。“夜校上了熱搜我們也很驚訝,這對我們也是一種鼓舞,也體現了在職人群對夜間公共文化服務的高需求。”群眾藝術館館長、市民藝術夜校總校區負責人吳鵬宏透露,去年年底開始,群藝館就開始籌劃如何進一步打響夜校品牌。
經過前期的辛苦准備,市民藝術夜校今年正式擴容,第一期擴大到四個區,同時普陀、奉賢、浦東、閔行等區也在探索實施夜間延時開放項目,並將在秋季加入市民藝術夜校,“我們最終的目標是1+16,走進各個區,讓夜校遍地開花。”
新增四個分校,課程各具特色
據了解,第一批開設的四家分校,在統一的基本政策之下開出具有區域特色的課程和附加項,為了這些課程,各分校克服了人員、資金、場地、收費限制等種種困難,並制定了各分校的長遠規劃,預留拓展空間。
“長寧文化藝術中心所在的仙霞路美食街一到晚上就燈火通明,每次路過我都覺得,如果不讓它在晚上亮起來,和整條馬路的氛圍有些違和。”長寧文化藝術中心黨支部書記葉笑纓表示,在仙霞路美食一條街注入更多文化元素,豐富群眾文化夜間生活,打造“文化”與“美食”相映生輝的氛圍,讓“文化館的奇妙夜”給仙霞路披上更加生動的色彩,是他們積極加入市民藝術夜校的初衷。此次,長寧文化藝術中心分校開設基礎瑜伽、插花、箱鼓、尤克裡裡等課程。
自2017年新館開館至今,靜安區文化館就堅持全時段向市民提供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成為上海首家早上9點至晚上9點全天12小時開放的公共文化場館,此次開出了咖啡美學、吉他入門、美妝入門、零基礎皮具、花藝、香道體驗、零基礎木藝、美感覺察舞蹈等體驗課程,時間覆蓋了周二到周五。
虹口區文化館分校作為上海中國畫花鳥畫藝術沙龍(基地),將繼續在原有課程基礎上開設中國舞、中國花鳥畫課程,因分校開課時間在春季,又開設了市民更為關注、喜歡的瑜伽形體課程。
考慮到群眾基礎和藝術專業性,徐匯區文化館新設肚皮舞體驗與戲劇表演入門兩門課程,“通過入門級的戲劇課程吸引更多市民了解、學習、熱愛戲劇藝術,而可能培育出的戲劇團隊,也能夠擁有參與今后演藝創客基地實驗劇目、新興劇目排練演出的機會。”徐匯區文化館館長戴菲菲說。
低門檻高質量,創新社群模式
對於市民而言,市民夜校的火爆離不開超高性價比的價格——一個季度12次課,學費僅需500元。
低廉的價格,並不意味著質量縮水。這裡的老師既有上戲的專業教師,也有五星級酒店大廚,每個班級還配備了班級群,班主任、班長負責收集作業、統計出勤率,學生們也常常在群裡晒作品,相互切磋。
為了激勵學員們的學習熱情,每季課程結束后都會評選出優秀學員作品,並根據學員出勤率,每班評選出一名優秀學員,不但作品可以獲展,下一期還可以免費任選一門不同的課程參加。極具活躍的“社群”模式,增加了學員們的凝聚力,也成為市民藝術夜校牢牢吸引一批忠實粉絲的重要原因。
如此實惠的價格,是怎麼收回成本的?據了解,500元的價格僅能覆蓋師資成本,場館費用、安保等其他人力成本,都由各文化館“倒貼”。而對於這500元的收費門檻,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作為致力於公益普及的文化場館,從群眾藝術館到各區文化館,每年都有大量免費活動吸引市民參與,但市民藝術夜校卻堅持這道“收費”的門檻,葉笑纓直言,適當收取學費能讓報名者有所付出,有所珍惜,讓更多真正喜歡的人走進課堂。
吳鵬宏也認為,收取適量的學費,能養成市民為文化課程掏腰包的習慣,也更利於市民藝術夜校的持續發展。他介紹,自2016年開辦初期自己找老師、自己管理到現在與機構合作擴大規模、規范策劃管理,經過4年多的摸索,市民藝術夜校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有效的模式。
課程設置上,市民夜校通過調研也不斷調整,梳理學員關注度高、持續性長的熱門藝術門類,與第三方專業課程機構開展合作,整合上海新群星文化藝術專修學校、朱宗慶打擊樂團、上海阿卡貝拉中心、巴塞美術館等社會優質課程資源,共同研發課程。
報名方式上,所有夜校的課程都通過數字文化館為招生平台開展統一招生報名工作,並採取同一門類每學員每年限報一次的學制管理,讓更多的中青年能參與到市民夜校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