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今天的延安路從西向東一路走來,可以發現平民女校舊址、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八路軍駐滬辦事處(兼新四軍駐滬辦事處)舊址、《中國青年》編輯部舊址等數個紅色地標。可以想見革命先輩巧妙利用上海五方雜處、一地三治的地方行政管理格局展開革命工作的智慧。
在解放周年改名
1950年5月27日,《解放日報》第五版登出這樣一則消息:《市府重訂若干道路公園名稱,中正路改名延安路,明日上海解放周年起更易》。消息稱:
“本市若干道路及公園名稱……現市府已重新訂定……於本年五月廿八日起更易,同時各該道路、公園舊名,一律廢棄。新訂道路名稱:延安中路(中正中路),延安東路(中正東路),延安西路(中正西路),瑞金一路(中正南一路),瑞金二路(中正南二路),石門一路(中正北一路),石門二路(中正北二路),淮海中路(林森中路),淮海東路(林森東路),淮海西路(林森西路),淡水路(英士路),邯鄲路(魏德邁路),四平路(其美路),和闐路(宋公園路),金田路(瑞金路),蒙自路(新橋路)。新訂公園名稱:虹口公園(中正公園),襄陽公園(林森公園),閘北公園(教仁公園)。”
標題上的“延安路”,為延安中路、延安東路和延安西路的統稱,位於上海市區中部。今天,它已經是市區東西向最重要的主干道,東起中山東一路,西至滬青平公路,全長14220米。1995年起,在延安東路、中路、西路上架設高架道路,於1999年9月15日全線建成通車,從此與南北高架路、內環高架路連接,構成上海“申”字形高架立體交通網絡。延安高架路下,是全線在延安路運行的71路中運量公交車,擁有專用路權和信號燈,從滬青平公路申昆路到延安東路外灘,令市民出行更為便捷。
今天,駕車從這條高架上風馳電掣而過的人很難想象,這樣一條連接市區兩端的、須臾不可缺的主干道的東頭,曾經是一條人們搖櫓而過的小河。
1914年洋涇浜填沒及埋管工程(《上海租界志》)
小舟搖過的河浜
如果看到一張印有“兩岸平房,中通小河,河上小舟搖櫓而過”的老照片,你會猜測這是哪兒呢?
1962年,著名記者曹聚仁為寫專欄《上海春秋》,將手邊一本有關上海掌故的畫冊拿去問幾位熟朋友。上面有一張百年前的上海老照片,大家看了畫面后,一位說是紹興,一位說是蘇州,一位說是嘉興,甚至都說出具體地點和河流的名字,篤定這是一個江南水鄉的場景。“我請他們仔細看注說。原來,這是上海大世界門前,今日的延安東路,舊日的愛多亞路。那條河,便是一百年前的洋涇浜……先前,上海城內人要到靜安寺燒香拜佛,便是坐船經洋涇浜到滬西去的。”曹聚仁感慨畫中的滄海桑田,即便是久居上海的人,竟然也辨認不出這著名地標的前身了。
曹聚仁出生於1900年,他1921年到上海教書時,這條洋涇浜已經被填平。從留下的三茅閣橋等橋名,可以遙想當年河浜場景。《黃浦區志》顯示,洋涇浜系黃浦江支流,蜿蜒曲折西入周涇,即今延安東路外灘至西藏中路段。英、法兩租界相繼開辟后以洋涇浜為界河,兩岸形成兩條道路,浜北沿河叫洋涇浜灘路,后改名鬆江路(英租界),浜南是孔子路(法租界)。為方便行人往來,浜上陸續架起9座橋。
填平洋涇浜的工程於1914年動工,1916年筑成寬闊馬路,用英王之名命名為愛多亞路,后改名“大上海路”。抗日戰爭勝利后,改名為中正東路。雖然今天河已經填平,橋不見蹤跡,三茅閣橋等橋名也不再被人使用,但東新橋、八仙橋等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洋涇浜填沒后筑成愛多亞路(《上海租界志》)
“洋涇浜英文”的出處
作為一條界河,洋涇浜和洋涇浜變成的路,曾見証上海昔日五方雜處、多元文化交匯的場景。
大約在1853年后,為避兵禍,江南地區大量富商涌入租界,租界內華人劇增至2萬余人,大都聚居在洋涇浜沿岸、廣東路、福州路一帶。洋涇浜兩岸商業興起。鄭家木橋至東新橋一帶商號林立。浜北有英商的亞細亞火油公司、美商的泰晤士報等。浜南有法國匯理銀行、英商德豐駁運公司、法租界總巡捕房等。三茅閣橋邊的三層樓的麗水台茶館,規模僅次於南京路一洞天茶樓,日售茶、酒500碗。洋涇浜兩側有專營外國貨的美商、輪船招商局、邵秋明字號洋雜貨、昌泰番菜館、益泰車行、同泰煤行、萬源茶鋪等數十家商號。光緒元年(1875年),鬆江路已有洋行5家、經紀人及委托代理人3家。商號逐漸向水陸交通繁忙的東新橋、八仙橋一帶發展,中外客商紛至,市面漸趨繁榮。(《黃浦區志》)
資料顯示,在填平洋涇浜后,“愛多亞路兩側洋行集中,1918年統計有股票商3戶,多家銀行,洋行20余戶,華商行號63戶。1917年大世界游樂場建成后,愛多亞路、西藏路附近商業更趨繁榮。20世紀30年代,全線有商號600多戶。河南中路以東,洋行、銀行、保險、交易所集中﹔江西路至山東路間是一些工廠門市部集中地﹔河南中路到西藏中路間有煙草公司、五金行、大旅館、參號、西藥房、百貨、罐頭食品等商號﹔西藏中路以西,以木行、汽車行、車行較為集中。”
今日上海話中,說一個人做事不在行謂“洋涇浜”。詞義的來源,是當年因為洋涇浜周邊商鋪雲集,在中外商人間,產生了一種用中文語法和英語讀音通行的新語言,被稱為洋涇浜英語。老上海把懂外語者喚作通事,而和外僑做生意的小商販,或者在外僑商鋪、洋行的打工者,講的則是“洋涇浜英語”,就被稱作“露天通事”。久居上海的外僑聽了這種以中文語法表達的英語詞句,也可以大致意會,做成生意。
據說,1934年蕭伯納訪華時,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對洋涇浜英語頗感興趣:“余信此語或將成未來之世界語。”
感受下在上海曾流傳甚廣的洋涇浜英語歌謠:
來叫克姆(COME)去叫谷(GO),是叫也司(YES)勿講拿(NO),
一元洋鈿溫得拉(ONE DOLLAR),廿四銅鈿吞的福(TWENTY-FOUR)
紅色地標見証歷史
延安中路前身,一說始筑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因路南長浜取名長浜路,1920年以法國陸軍上將姓氏命名為福煦路,1943年改洛陽路,1945年改名中正中路。延安西路前身為大西路,1949年時最西到虹橋路古北路交叉口,后繼續延伸往西。相比老城區,延安西路顯得相對荒僻。今日成為網紅打卡地點的上生·新所,其前身為外僑建造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就位於延安西路1262號(大西路301號)。而今位於定西路以西的延安西路1453弄的大西別墅,則記錄了這條路原先的名字。
界路,處於兩種勢力管轄的縫隙之處﹔而縫隙,往往是陽光照進來的地方。
沿著今天的延安路從西向東一路走來,可以發現,在今天的延安高架路與南北高架路交叉口的路口以西,同時擁有平民女校舊址和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老成都北路7弄)、八路軍駐滬辦事處(兼新四軍駐滬辦事處)舊址(延安中路804弄21號)﹔而這一個路口以東,近淡水路路口,還留著《中國青年》編輯部舊址。數個紅色地標聚集此處,可以想見革命先輩巧妙利用上海五方雜處、一地三治的地方行政管理格局展開革命工作的智慧。
1997年2月27日,兩塊埋藏地下多年的上海國際公共租界界碑和法租界界碑,在延安高架路工程施工現場被市民偶然發現,並“移居”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也在同一時段,延安高架路為幾處歷史保護建筑特意拐彎。延安路沿線的這些舊址和新地標、老地名和新建筑,記錄了上海一路走來的歷史。
今日上海市區內東西向的通衢(孟雨涵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