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一大早出來散步時,這裡沿街的垃圾箱都是塞滿的,有時還有垃圾散落在外面。現在環衛工人定點‘打卡’收垃圾,垃圾箱干淨了,環境也整潔了。”家住安亭新鎮的王女士對於這樣的改變欣喜不已。
王女士口中的“打卡”,是安亭環衛公司智能平台升級后的數字化應用場景之一。環衛工人黃師傅負責24個“打卡點”,每到一個商鋪門前,他就會伸出手臂上的終端設備,逐一完成掃碼、清點、裝箱、上傳信息等環節。
安亭新鎮沿街商鋪共有200余家,原來產生的垃圾由商戶自行投放到附近的垃圾分類投放點,不少商戶圖方便,就直接投放到沿街的垃圾箱裡,干濕垃圾混投現象常常出現。“這裡一直是垃圾分類收集、清運、管理的難點。”上海安亭環境衛生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笑清介紹,去年8月起,環衛部門嘗試上門收運垃圾、二維碼打卡清運后,不僅商戶的垃圾分類意識提高了,沿街垃圾箱的“爆箱”問題也解決了。
“商戶不分類,我們可以拒收。”黃師傅說,“這就倒逼著商戶都成了垃圾分類的行家裡手。”從數據上看,環衛工人“打卡”收運后,垃圾分類效果明顯:2020年8月,安亭環衛公司在安亭新鎮沿街商鋪收運濕垃圾僅124袋次,今年1月濕垃圾收運數量超過了1200袋次。
在收運環節上,目前納入安亭環衛公司平台管理的所有垃圾清運車輛,都安裝了GPS定位、智能測重裝置和滲濾液閥門傳感器裝置。一輛清運車載滿垃圾后,它所裝垃圾的相關數據就會及時出現在平台上,清運車輛的行駛軌跡也會在平台上顯示得一清二楚。
在調度中心,工作人員可以隨時查看垃圾清運車輛的型號、車牌、位置等,這些數據在智能管理平台上實時更新,每天平台都會接收到近萬條信息數據。
此外,車載閥門智能感應裝置的設計安裝工作也已啟動,預計7周內可完成安裝和調試工作。“閥門傳感器裝置相當於清運過程中的保險裝置。”安亭環衛公司車隊隊長楊鬆介紹,一旦出現排放滲濾液的情況,清運車輛會自動預警提醒。
安亭環衛公司已啟用小型污水處理設備,並啟動建設污水處理在線監測平台,將通過安裝COD在線分析儀、氨氮在線分析儀、PH在線分析儀等設備,對垃圾殘液和洗車污水經過污水處理站后的水質情況進行在線實時監測。
“這樣我們對垃圾清運處理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就有了‘吹哨’和追溯機制。”楊鬆說,“智能平台的大數據,也能幫助我們進一步優化車輛運行線路,讓垃圾清運車輛的運能實現效率最大化。”
(來源: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