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梅花、玉蘭、早櫻等傳來開花的好消息后,又一位充滿古典氣息的“主角”也登上舞台。記者從上海植物園了解到,該園自育新品種“香玉棠”,以及“黑潮”“長壽樂”兩款日本品種海棠近期均已開花,花期將持續至3月。
海棠春可賞妖嬈花姿,秋可觀累累碩果,是極具中華民族特色的觀賞兼食用植物。在中國古代,海棠花是文人墨客眼中的“網紅”,以海棠為主角的詩詞不勝枚舉。唐代《百花譜》更將海棠譽為“花中神仙”。好看的海棠還喜歡“扎堆”,花開似錦,遠望猶如彤雲密布,因而被許多人視作繁榮、尊貴的象征。
常見的海棠分“古典”和“現代”兩派。上海植物園工程師畢玉科介紹,在明代王象晉的《群芳譜》中,海棠有四品:西府海棠、垂絲海棠、貼梗海棠和木瓜海棠。之后,流傳最廣的海棠主要就是這四類。現代觀賞海棠則起源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歐美植物學家採集大量中國蘋果屬植物資源,將其與當地海棠雜交,經多年選育,得到了千余種觀賞價值較高的海棠雜交品種群。這些“混血海棠”被稱為“現代觀賞海棠”。
近年來,海棠還憑借對環境較強的適應性,成為上海城市綠化應用最多的花卉之一。上海綠化特色道路中的鬆江區江學路、虹口區新建路,就是以垂絲海棠為特色,其花較同期綻放的染井吉野櫻更艷麗,比紫荊更粉嫩。在上海多座公園內,能與櫻花一爭芳容的,除了垂絲海棠,還有貼梗海棠,貼梗海棠遠看似一團紅色火焰。此外,比格海棠還挑起了裝飾上海高架沿口的大梁。第三屆進博會期間,1萬多箱比格海棠分別挂在延中立交、延西立交和虹橋樞紐(南段),用火熱飽滿的激情迎接四海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