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1月24日電(葛俊俊)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提高到40%。
上海市人大代表郭康璽 葛俊俊/攝
“上海本來就是現代工業的發祥地,有著雄厚的工業文化、企業精神、工匠人才和工業產品的積累。”上海市人大代表,滬港國際咨詢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郭康璽表示,上海制造業投資雖然有增速,但是投入產出還需要一段時間,很難在短時期內形成新興產業集群的突出作用。他認為,如果缺少制造業,上海的經濟就有了“虛胖”的成分。
制造業如何高質量發展?郭康璽認為,國際上對我國的“卡脖子”清單不僅是科研究單位攻關清單,更是上海制造業的攻關清單。因此,對於光刻機、船舶、輪胎、軸承鋼、超算、5G設施等,因按照國家戰略的要求列出具體清單,限時完成。
郭康璽建議,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建設高品質的技師學院。建議部分大專、本科高校開設技師學院,培養有工匠精神的青年員工,從而提升制造業的企業素質,保証產品質量。市教育主管理部門要從政策上引導,鼓勵大專發展技師學院。
“要努力平衡好上海地區全產業鏈建設和‘三大產業’‘六大重點產業集群’發展之間的關系。”郭康璽指出,上海的集成電路、生物藥業、人工智能三大產業和電子信息產業、生命健康產業、新能源產業、高端裝備產業、新技術產業、時尚消費品這六大重點產業是上海“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內容,根據新形勢下國際國內“雙循環”的發展需要,必須處理好全產業鏈發展和重點產業發展之間的關系,不僅要有“上天入地”“大國重器”,也要有投資必須的“口罩”等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