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浦區江浦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史文卿:

宜居宜業、樂齡樂學,帶你走進未來的品質江浦

唐小麗

2021年01月20日11:10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視頻制作:鄔迪

2021年第一個工作日,也是江浦路街道162街坊舊改征收基地居民集體搬離舊屋的日子。7輛披紅挂彩的搬場車早已等候在遼源二村門口,整裝待發。“舊區改造是最大的民生。”江浦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史文卿接受記者專訪時說,近期,江浦162街坊“二次征詢”以99.9%的簽約率通過,實現了舊區老百姓改善居住環境的強烈願望,進一步提升社區面貌。

江浦路街道,可謂是楊浦區的“西大門”。史文卿介紹道,這裡的社區形態新老舊三合一,新而有特、老而有型、舊而有序,轄區面積約2.39平方公裡,企業聚集多,世界500強、國有大中型企業匯聚,與其他居住型街道或者商業型街道不同的是,江浦路街道轄區日間就業及夜間居住人數幾近持平,呈現全天持續活躍狀態。

江浦路街道街道黨工委書記史文卿接受人民網專訪

“構筑‘一脈三園’,三小區‘破牆合體’煥新生”

前些日子,一部名為《一脈三園·金婚》的小品劇刷爆了江浦人的朋友圈。小品劇以遼源花苑小區“一脈三園、三區合一”建設為故事藍本,講述了在建設過程中,居民老徐“拒絕封門”背后的一串故事。

這個小品劇是由江浦路街道工作人員、上海戲劇學院學生以及五環居民區居民組成的創編團隊共同創作而成,他們進入遼源花苑小區調研,實地走訪社區採風。經過實地調研,大家以鐵路公房、打虎山路1弄、遼源西路190弄三個小區開展的“‘一脈三園’聚民心”建設為素材,創作出這部小品劇《一脈三園·金婚》。

據了解,鐵路公房、打虎山路1弄、遼源西路190弄三個小區分別建於1984年、1991年和1995年。由於小區均為不同系統的自建房,因此盡管彼此相鄰,但被圍牆分割。前幾年,三個小區都出現了物業費入不敷出、公共配套不足、硬件設置老化等問題,居民們對於提升小區品質、提高居住質量的期望十分迫切。

完成“一脈三園”建設后的遼源花園小區

“近年來,街道緊扣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要求,聚焦睦鄰主題,著手將原遼源西路190弄內的倉庫改建為遼源西路睦鄰中心,配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服務站,深受居民歡迎。”史文卿說,在此基礎上,街道下決心對三個小區探索開展城市更新工程。居民區黨總支引領“三駕馬車”同頻共振,三個“老小區”在“一脈三園”的凝聚融合下“破牆合體”,取名遼源花苑,整體面貌煥然一新。之前暴露的管道、電線以及架空線路等實現了管網入地,房屋外立面、雨棚實現了更新統一,居民樓內部的污水管、油煙管道及電表箱等也實現了更新調整。居民最迫切需要的小區綠化、車棚及小區健身設施等實現了優化布局。此外,還利用各類空間,最大程度增加了停車位,緩解了停車難的問題﹔對小區內車行、人行道路進行重新規劃,鋪設了瀝青路面,設置了門崗門禁。

小區居民普遍對“一脈三園”工程交口稱贊。“朋友來做客,都說我們小區像新的商品房小區一樣!”親眼見証了自家社區的品質一步步提高,居民陳秀莉十分激動,逢人便要“炫耀”一下小區環境,講講更新的故事,時刻為小區“代言。

“品質江浦、華彩濱江,繪出江浦濃墨重彩的一筆”

史文卿在採訪中強調,作為楊浦濱江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江浦必須主動融入楊浦濱江大開發、大發展中,緊扣形勢,借勢借力,繪出濃墨重彩的一筆。為此,街道專門編制了“品質江浦、華彩濱江”三年行動規劃。據其介紹,編制這一行動規劃,主要有三個方面考慮。

首先,建設品質江浦是結合十四五規劃的需要。社區的建設發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們持之以恆、久久為功,因此街道制定這個規劃,也是為了確定一個明確的社區發展中長期目標,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張藍圖繪到底,通過幾年的持續努力,使社區的面貌、居民的生活品質再有一個質的提升。

改造后的陳家頭睦鄰中心,彰顯海派文化魅力

其次,建設品質江浦是區域發展的大勢所趨。2020年2月,楊浦區委區政府正式將江浦部分區域納入楊浦濱江區域開發管理范圍。對於江浦而言,這是中長期實現新發展的重大機遇,必須牢牢把握。

第三,建設品質江浦也是社區廣大居民的殷切希望和自覺追求。江浦“新老舊”的社區特征明顯,商務區、居住區“兩區”交錯相融,也是楊浦建成區域中仍有較大規模待建地塊的街道。近年來,老百姓對於品質生活的追求越來越強烈。在這次的三年行動規劃中,黨工委專門組織力量,經過深入的調研研究,提出要堅持立柱架梁,一體推進“宜居”“宜業”“樂齡”“樂學”四大系統建設。

“‘三年行動規劃’不光是江浦未來三年工作的行動指南,更是江浦未來的發展軌跡。我們在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的過程中,也感受到我們工作的當下就是未來的歷史,歷史不會給我們再來一次的機會。”史文卿說,因此,制定實施三年行動規劃都要本著審慎、客觀、實事求是的原則,為社區居民負責,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對江浦從物理空間布局到治理理念、治理方式的變革與創新,從經濟結構調整到多元化文明建設、文化內涵的營造與構建等方面進行規劃布局,實現三年對社區面貌的一個較大的變化。

“探索‘沒有圍牆的養老院’,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江浦路街道的老齡化程度非常高,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達到42%,遠遠高於上海平均水平。

“在我們前面提到的‘品質江浦、華彩濱江’三年行動規劃中,‘樂齡’就是四大系統建設中的一項。我們以‘樂齡’為目標,不斷探索‘沒有圍牆的養老院’建設。”史文卿介紹道,2019年,街道完成了康善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的功能完善服務升級,滿足了社區老年人原居養老需求,推出了“長者食堂+助餐點+送餐上門”社區老年助餐新服務,滿足了社區老年多元化助餐服務需求,擴大了養老設施供給。

居民家完成了“一戶一方案”居家適老性改造,浴室內裝上了“L型”扶手、活動助浴凳,坐便器裝上了扶手和智能馬桶蓋等。

同時,街道還在不斷落實長期護理保險工作,為44名獨居、孤寡、高齡等老人開展居家養老服務,提升了養老保障體系。同時,積極推廣養老顧問制度,建立街道、居委二級社區養老顧問網絡,已實現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及24個居委全覆蓋,為社區老年人提供養老政策法規、康復輔具等咨詢和指導服務。

2020年,街道繼續列入全市適老化改造2.0版本項目試點街道之一,廣泛開展宣傳推廣活動。7月項目啟動至今,共52戶老年人家庭申請了適老化改造服務,20戶已通過上門評估,下階段將進入施工准備工作。

此外,街道進一步鏈接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服務資源,推動優質養老資源以項目化方式輻射社區,發揮“愛照護”機構專業力量,深化“智護計劃”項目,為社區137名認知障礙、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早期干預,開展社區宣傳、康復指導活動14次,培訓服務433人次。積極推進“悅齡計劃”項目,至今共在15個老年活動室開展以老年人健康管理為主的各類活動80余場,參與老年人1459人次,不斷提升老年人社區原居養老幸福感。

“把黨的工作觸角覆蓋到每一家企業、每一名黨員”

“這個地方絕對是‘休閑寶地’,既能參加各類創意活動,又能看書、交友、蹭咖啡,沒想到在距離公司200米就有這樣一個好地方。”一位外企白領感嘆道。

這位白領口中所說的“休閑寶地”正是江浦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以“兩新”黨員、白領需求為導向,整合區域資源,傾力打造的“江浦匯·寶地中心”黨建群建基層服務站。服務站成立以來,已成為周邊黨員和白領常來坐坐的場所。

“江浦匯·寶地中心”黨群服務站(圖片均由江浦路街道提供)

史文卿介紹道,江浦區域內的大連路總部功能區於2020年納入楊浦濱江綜合開發管理范圍,區位優勢顯著,商務氛圍濃厚,商品住宅環伺,精英人才匯集。目前,總部功能區內已入駐企業600余家,聚集了大陸汽車、西門子等世界500強企業的地區總部、研發中心、營銷中心。“我們根據園區和企業實際,積極搭建平台,創新載體,把黨的工作觸角覆蓋到每一家企業、每一名黨員。”

“江浦匯·寶地中心”黨群服務站就是街道精心打造的黨群陣地之一,為青年黨員提供豐富、生動、便捷的互動空間,成為了青年黨員“坐坐、聊聊、學學、樂樂”的“網紅打卡地標”,不斷滿足青年黨員日益增長的多元需求。近年來,已先后開展“身邊雷鋒發現行”“紅色印跡濱江城市定向賽”等主題黨日活動550場,參與黨員1250余人。

另外,街道深化“黨建帶群建促社建”,設置“先鋒加油站”“職工匯能量”“青年聚成長”“巾幗秀風採”“江浦一家親”五大主題,依托黨群組織的政治優勢、資源優勢、渠道優勢,定向為區域企業推送黨群服務菜單,為區域“兩新”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提供“一對一”指導服務。針對青年黨員思想活躍的特點,街道組織青年白領收看“大家微講堂·社區政工師”直播活動,用更生動的思政課涵養青年黨員的心靈,並邀請專家學者為青年黨員上“微黨課”,激發青年黨員參與社區建設的活力等。

那麼,新而有特、老而有型、舊而有序,日間就業及夜間居住人數幾近持平的江浦,可以對它的未來報以怎樣的期待?史文卿說:“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江浦真正成為一個宜居宜業、樂齡樂學的所在。學童在這裡能得到很好的教育,白領在這裡能找到喜歡的工作,老人在這裡能安享晚年,生活、工作在這裡的人們都會覺得便利、安全。”

(責編:唐小麗、金煜純)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