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號機密》《江姐》《陳毅在上海》 滬劇院以多部紅色劇目獻禮建黨百年

2021年01月15日15:14  來源:東方網
 
原標題:《壹號機密》《江姐》《陳毅在上海》 滬劇院以多部紅色劇目獻禮建黨百年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獻禮建黨百年,以紅色題材為舞台主旋律的上海滬劇院排出了蔚為大觀的節目安排。從滬劇紅色經典劇目展演、紅色經典海報圖片展、第六屆上海滬劇藝術節暨“百年輝煌 童心向黨”少年兒童滬劇合唱展演,到滬劇電影《敦煌女兒》、線上紅色劇目展演等等。富有“紅色底蘊”的滬劇院力求用文藝的形式將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凝心聚力、開拓進取的精神力量。

3月22日至3月31日,上海滬劇院將於在東方藝術中心舉行“滬劇紅色經典展演”。茅善玉、錢思劍、凌月剛、朱儉、程臻、徐蓉、居峰、吳爭光、王麗君、洪豆豆、錢瑩、丁葉波、金世杰、朱麟飛、徐祥等滬劇院老中青演員們將集結亮相,通過經典保留劇目《蘆蕩火種》《紅燈記》,傳承劇目《回望》《江姐》,到新編大戲《一號機密》,獻上滬劇人對建黨百年最誠摯的祝福。

《壹號機密》是上海市“建黨百年”“全面小康”主題首批重點文藝創作項目,由周小倩執導,李莉、黃嬿編劇,汝金山作曲,王佳迪擔任舞美設計。朱儉飾演陳達煒,茅善玉、王麗君同飾韓慧芳、韓慧苓,居峰、丁葉波、金世杰、朱麟飛、吳嘉倩等分飾重要角色。《壹號機密》根據歷史真實事件改編,描繪了在白色恐怖時期,一批中共地下黨員如何潛行、為黨堅守絕密文件“一號機密”的故事。劇中沒有戰火紛飛的場景,沒有激烈的戰斗,但在白色恐怖的環境中,以陳達煒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堅守初心和信仰,勇擔使命,保護黨的重要文獻。

據茅善玉介紹,《壹號機密》經吸收觀眾以及專家的建議后,進行多輪修改提升,力求劇情更加合理、邏輯更加嚴密,使之成為能夠納入“紅色經典”之列的壓箱底劇目。“兒童演員我們做了調整,出場的時候是嬰兒,然后變為小姑娘,以顯示時間變化以及角色行為的合理性。”舞美上也有變化,力求能展現上海特色,“弄堂、石庫門都會有所呈現,會更接地氣,呈現生活的質感。” 而且,“為體現諜戰劇的緊張感”經過修改后的《壹號機密》劇情也將更加緊湊。

日前,該劇正在緊鑼密鼓地排練中, 1月29日在保利城市劇院首演。2月3日,再次隆重獻演於美琪大戲院,3月31日在東方藝術中心上演,4月6日在上海保利大劇院上演。今年下半年,還將赴北大、清華演出。

《江姐》是上海人民滬劇團1965年根據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歌舞團演出的歌劇《江姐》改編,當年由筱愛琴、諸惠琴、沈惠中、石筱英、邵濱孫、解洪元等前輩藝術家以老帶新的演繹,賦予這部紅色作品更豐厚的藝術內涵,“望山城”“紅梅贊”“繡紅旗”“勸降”等經典唱段流傳至今,廣為傳唱。時隔半個多世紀,上海滬劇院將這部紅色經典通過藝術加工,再度呈現舞台,由洪豆豆飾演江姐,2006級青年演員共同出演,傳承紅色血脈,謳歌信仰的力量。該劇將於新春后正式開排,3月21日在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首演,3月23日在東方藝術中心上演,4月2日在保利城市劇院上演。

《蘆蕩火種》《紅燈記》是滬劇紅色經典中最具代表性的劇目,匯集了滬劇“丁派”“石派”“解派”“邵派”“袁派”等流派的精華。曾分別被移植改編為現代京劇《沙家浜》和《紅燈記》,聲名遠播,影響巨大。半個多世紀以來,這兩部經典作品將共產黨人堅忍不拔的奮斗精神、堅不可摧的軍民魚水情薪火相傳,日久彌新。此次《蘆蕩火種》在尊重原劇本的基礎上重新復排,除了演員陣容調整外,還在劇中融入了舞蹈的元素,以符合現代審美的舞台形式再度呈現,通過老中青幾代滬劇人的演繹,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根據小說《黨費》改編的滬劇《回望》,傳承自茅善玉、錢思劍主演的《生死對話》,由洪豆豆等2006級青年演員擔當主演。該劇以青年人的視角回望歷史,展現了當代青年對中國共產黨人在戰爭年代堅定革命信念和崇高獻身精神的景仰之情。

今年,上海滬劇院開創售票新模式,開通微信線上平台出售演出門票。用便捷的購票方式、優惠的票價以回饋廣大戲迷朋友。

滬劇院還計劃在今年8月上演《陳毅在上海》,該劇由余青峰編劇,闊別舞台多年的著名演員孫徐春再度回歸,飾演陳毅一角,茅善玉將在劇中首次挑戰“女特務”。《陳毅在上海》講述共產黨人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克服重重困難,以強大的政治智慧與崇高的理想信念建設社會主義上海新面貌,計劃在8月26日陳毅誕辰紀念日之際首演。

為獻禮建黨百年,滬劇院還將在汾陽路150號“白公館”舉辦紅色經典海報圖片展。充分展現《星星之火》《蘆蕩火種》《紅燈記》《金繡娘》《回望》《江姐》《敦煌女兒》《壹號機密》《陳毅在上海》等劇目中的藝術形象。

今年6月,第六屆上海滬劇藝術節將舉辦。本屆藝術節將由滬劇院老中青幾代滬劇人同台演唱《唱支山歌給黨聽》《金沙江畔》《紅燈記》《王孝和》《星星之火》《江姐》《敦煌女兒》《一號機密》等節目以歌頌“中國共產黨”和“優秀共產黨員”為主題的經典滬劇唱段,並將邀請以滬劇為特色的中小學校和業余小戲迷,參加以“百年輝煌 童心向黨”為主題的少年滬劇合唱展演,以展現滬劇藝術的深入人心、繁榮發展和“后繼有人”。

此外,由茅善玉領銜主演,其他主、配角及群演也全部由上海滬劇院演員出演的滬劇電影《敦煌女兒》,也計劃於“七一”前上映。相比舞台劇,滬劇電影《敦煌女兒》拍攝更細膩逼真,許多舞台上無法呈現的場景在電影裡得以表達,敦煌研究院、三危山、九層樓、石窟等場景都採用實景拍攝。

(責編:嚴遠、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