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秀軍
蕭氏地毯(中國)有限公司區域副總裁
大中國區及蒙古
“當問到什麼是“優質職場”時,優質職場評委大師蔡秀軍說,如果沒有來蕭氏,這個問題會比較難答,但蕭氏6年,讓她感覺這裡就是優質職場的樣子。是什麼樣的體驗感讓蔡秀軍大師如此認可蕭氏?”
蕭氏地毯有個叫“三個柱子”的文化,分別是human centric, knowledge led, optimistic。蔡秀軍的蕭氏優質體驗感,就來自這“三個柱子”,她認為蕭氏最厲害是三點都做到了。不過,她感受最深刻的應該還是human centric。
不過,在感知到蕭氏的優質前,蔡秀軍曾兩次感到做不下去了。第一次,是進蕭氏四個月后,她糾結於自己無用武之地。突然有一天,從沒和她聊過業務的非直接上司亞太總裁,對她說了一堆話——如果問一個士兵他呆過的哪個連隊最好,大部分會說,上一個連隊最好,而另一小部分則會說,下一個最好,並告訴她,有任何事情都可以打電話給他。亞太總裁雖不是她的直接匯報對象,但應該是察覺了她的糾結,而他的話,她聽進去了,化解了她的糾結。
此后3年,她深入了解蕭氏,也有了很好的業績表現。但第二次糾結開始了,仍覺英雄無用武之地。3年來從沒用過“有任何事情都可以打電話給他”,這次她選擇了打打看。四十分鐘的通話,沒聊出什麼,最后亞太總裁說,讓我想一想。沒想到他臨時為她安排出上海的行程。盡管一周時間都沒再聊那個話題,但他的特意而為,讓她下定決心,隻要他不退休,無論遇到什麼障礙,她都會一直呆在蕭氏。
因為老板讓她看到優質職場的一個要素——當員工遇到“關鍵時刻”時,公司或管理者對待TA的方式,決定了員工對這個職場的感受與認知,也決定了員工是否願意與其始終同行。在她的兩個“關鍵時刻”,蕭氏都讓她感受到真正的優質職場。
這種感受在面試時她就體驗到了。當時兩個老板花了40分鐘介紹他們自己,從高中在哪裡上,大學在哪裡上的,幾個小孩,在哪些公司服務過……從那時起,她開始理解蕭氏的human centric,以及可被信賴的關系是如何被實現的。
也由此,可被信賴的關系,成了蕭氏6年裡蔡秀軍體驗最深的部分。蔡秀軍說,在蕭氏,當你讓所有相關方成為合作伙伴、讓合作伙伴知道你在做什麼、你過往的所有行為表現被信任之后,真正建立起來合作伙伴的信任關系,即“可被信賴的關系”之后,就有了兩點之間比直線更短的距離,也就是說,有更高的效率存在。不過,這種“可被信賴的關系”的建立需要時間,她用了差不多兩年時間,而一旦形成,就如同融進了另一種效率模式,一切都會順起來了。
蔡秀軍說,蕭氏讓她感受到,當把“責任”變成是你對別人的“責任”,並在自己身上增強“可被信任”,真正建立起accountability關系時,那兩點之間一定會有更短的距離,並且會有很多人主動幫助你,會有伙伴站在他們專業的角度幫你出主意,給你建議、方法,你會有機會聽到不同部門的聲音,而這些都能增進業務發展,完美客戶服務。與每一個打交道或直接、間接合作的伙伴建立起可被信任的關系,在蕭氏內部被堅持,並不斷向外部客戶去傳遞。公司對待“人”的方式, 一定是會與商業相結合,直接或間接傳遞給合作伙伴的,隻有真正的human centric以及長久的“可被信賴”,機會才能不斷出現,得到企業意想不到的結果。
除了講究“可被信賴的關系”,在蕭氏的human centric中,還有一點讓蔡秀軍感受深刻,就是“平等公平”。蕭氏也是屬於Berkshire Hathaway的,每年會收到巴菲特的一封信,其中會鼓勵員工投訴不公正待遇。蔡秀軍就親身體會過這樣的調查,讓她看到公司、老板如何公開、透明的地去保持“平等公平”,也讓她感受到在這個公司,人的事情,永遠是第一位的。
今年疫情,更是讓蔡秀軍感受到蕭氏的human centric,生出對這家公司的依戀感。疫情中,沒有任何減薪,沒有裁員,業績慘淡,但公司仍努力讓員工疫情之下的收入與上一年度持平,以確保員工的生活質量不受影響。當員工自發捐年假幫助公司減輕負擔時,公司不僅把捐的假都還給員工,還把年假“隻能留五天到第二年”寬限到全部可以留至第二年。這些讓蔡秀軍感動,她說,在職業生涯中,老板個人一直是她選擇和留任時最看中的,但在蕭氏,她第一次因為“公司”產生依戀感,這個公司從各個方面,都讓她感受到了它的好,而絕不只是個別人或個別原因。
人是這家公司的最重要的資產,能夠跟進每一個人的細節,能夠確保每個人的理想、期望在這裡被滿足到。這可能是蕭氏給到蔡秀軍的優質職場綜合體驗吧。應該說,蕭氏,以最好的human centric體驗感,讓優質職場評委大師珍視這段仍在繼續的職場旅程。
筆記幫你准備好了
(來源:優質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