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調朴實、豪邁粗獷的刀郎舞:引人入勝、回味無窮

2020年11月06日15:17  
 

在葉爾羌河畔的巴楚、麥蓋提等地區,無論在田間地頭、深深庭院,還是在盛大節日、婚嫁喜慶、文藝晚會上,處處可見一種叫“刀郎舞”的民間舞蹈。刀郎舞曲調朴實、豪邁粗獷,是一種以表現狩獵活動貫穿始終,迥異於其他舞蹈的大型民間舞蹈,全過程表現了狩獵時的情形和凱旋時的喜悅。

刀郎舞分跟蹤獵物、圍獵搏斗、狩獵告捷、喜慶勝利四大段,表現了人在原始深林中與大自然抗爭的智慧和勇敢。由於地理位置和其他因素所致,使刀郎舞較多地保持了原有的草原生活氣息和藝術特色。刀郎舞基本上是兩人為一組的對舞形式,現在保存下來的有四組動作,最后是競技性的旋轉。

刀郎舞的靈魂在樂隊,樂隊由大、小手鼓、那格拉(鐵鼓)、卡龍琴和刀郎熱瓦甫等組成。一位長者身穿長袷袢,持手鼓跪立在顯著的位置,是樂隊的指揮。刀郎舞的伴奏音樂叫“刀郎木卡姆”或“刀郎賽乃姆”。它和十二木卡姆不同,是另一種類型的舞蹈組曲,曲調結構朴實,演唱風格寬廣豪邁,保持著濃郁的草原風格和勞動氣息。

現在保存下來的刀郎木卡姆有9套,每套有不同的名稱,多用“比亞萬”(意為戈壁草灘)等富有地區特色的名稱作為曲調的標題。每套木卡姆由不同節奏的5個段落組成,段落之間的銜接和諧自然,由慢到快逐漸過渡到高潮。

刀郎木卡姆的伴奏樂器,一般常用的有卡龍、刀郎熱瓦甫、刀郎艾捷克和小手鼓等古老的民間樂器。卡龍,音色優美,委婉悠揚,屬主奏樂器﹔刀郎熱瓦甫,渾厚有力﹔特別是小手鼓起著極重要的作用。小手鼓的擊打具有獨特的風格,如擊打“賽乃姆”節奏時,后半拍給以強擊的藝術處理,使得鼓點扎實有力。刀郎舞進入高潮時,鼓手情緒激昂,常把小手鼓高舉頭上用全掌猛擊,使鼓點更加響亮鏗鏘,給舞者以強烈的鼓舞。如有貴賓到來,人們自然跳起歡快的刀郎舞迎接,還有叼羊、賽馬等活動,引人入勝、回味無窮。

(來源:上海援疆)

(責編:葛俊俊、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