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區徐家匯街道黨工委書記林競君:

宜居宜業宜游,這就是未來徐家匯的打開方式!

唐小麗

2020年10月29日07:58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編者按: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今年6月,十一屆上海市委九次全會以此為主題,審議通過《中共上海市委關於深入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譜寫新時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見》。

在人民城市建設過程中,上海基層街鎮取得了哪些富有成效的創新經驗,遇到了哪些難點、痛點問題,今后有哪些規劃和暢想?人民網上海頻道與上海人民廣播電台《市民與社會》欄目,以“我們的城市”為主題,聯合推出“上海街鎮書記面對面”系列訪談,今天推送第六期——徐匯區徐家匯街道。

視頻制作:鄔迪

試問一下,提到徐家匯,你會想到什麼?有人說,是美羅城、太平洋百貨、恆隆廣場﹔也有人說,想到的是徐家匯天主堂、聖母院﹔還有人說,想到的必然是徐光啟,因為“徐家匯”名字的由來與他有關……的確,這些都是徐家匯的元素之一,一千個人眼中,會有一千種不一樣的徐家匯style。

那麼,在徐家匯治理者的眼中,究竟哪一面才是真實的徐家匯?對徐家匯的明天,能夠抱以怎樣的期待?近日,記者專訪了徐匯區徐家匯街道黨工委書記林競君,一起來看看他怎麼說——

徐匯區徐家匯街道黨工委書記林競君接受採訪

“世界級商圈旁的‘低窪地’必須徹底改變”

“徐家匯”這個名字,相信上海人都不會感到陌生,它作為徐匯的標志,盤踞在市中心的西南角。從徐家匯一直到環貿,網紅店和商場應接不暇,這裡是徐匯最繁華的地段。美羅城、東方商廈、上海六百、港匯恆隆廣場、百腦匯、T20、太平洋百貨、匯金百貨……徐家匯的繁華,無需贅言。

然而,在繁華的徐家匯商圈核心地段背后,有一個總建筑面積29萬平方米的居民聚集區——樂山街坊,居住在這裡的6458戶居民,殘障人士數量佔街道總量的30%,困難家庭佔比40%,65歲以上老人佔比30%。曾經,“臟亂差”是這裡的代名詞,“牌文化”是這裡的“風景線”,110的報警量佔整個街道轄區的一半以上。

樂山地區改造前

樂山地區的房屋多為上世紀80年代建造,很多居民家中人均住房面積不足4平方米。“那時我剛到街道辦事處工作,當時我們在黨工委帶領下,針對樂山這個世界級商圈旁的‘低窪地’,下決心去改變它,我們規劃通過為期三年小區綜合治理的系統改造,徹底改變樂山的面貌,再難啃也要把這塊‘硬骨頭’啃下來。”林競君說。

“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街道黨工委動員全體干部深入開展大調研活動,全面摸清樂山的底賬和現狀,走進居民家門,更要打開他們的心門。“不夸張地說,進門就上床,下床就出門,這就是我們在走訪調研中看到的真實情況。”林競君苦笑道。先天的“基因缺陷”迫使居民們“另辟蹊徑”,搭建起了違章建筑,小區公共空間、綠化綠地被違章建筑侵佔,這不僅使得小區環境臟、亂、差,也對小區生活環境的改造造成阻礙。

為了提升整個樂山地區的環境面貌,徹底拆除居民小區違建成為綜合改造的第一步。毋庸置疑,拆違的阻力很大。“搭違建的居民確實有實際困難,但不拆就無法推進后續的改造工程。所以我們覺得工作還是要做細、做實、做透,困難的家庭要一家一家做工作,不僅要‘堵’,還要‘疏’,要為居民想辦法,讓他們看到我們的誠意,這樣才能化被動為主動,贏得居民的信任和支持。”

在樂山拆違的籌備階段,很多居民來咨詢能否為殘疾人留出綠色通道,經過和區殘聯商議,街道制定了這樣一個標准:在肢體重殘二級及以上居民家中保留綠色通道。就這樣,拆違工作組在溝通的過程中也慢慢和居民們“混熟”了,一聲“兄弟”、一聲“阿姐”,天氣熱了,大家還會端茶遞水。居民們說:“街道雖然在執法,但不是冷冰冰的一刀切,我們心裡感到很溫暖。”

如今的樂山街坊

如今的樂山街坊,樓棟口裝上了人臉識別智能裝置,小區更加安全﹔非機動車庫加裝充電樁,早期的“飛線”充電得以“導流”﹔小區出入口人車分離、疏通小區安全道路,小區更加有序……“我們樂山要開始‘彎道超車’了!”滿意寫在了越來越多的樂山居民臉上。

“營商服務,是徐家匯的發展‘生命線’”

“營商服務是徐家匯各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徐家匯的發展‘生命線’。”採訪中,林競君介紹,徐家匯街道有1萬家企業,佔全區的比例約為四分之一,其中百萬級稅收企業有457家,千萬級稅收企業有91家,億元以上企業有9家。

林競君認為,營商服務不僅是新任務,更是新機遇。街道雖然目前已退出招商引資,但服務企業既是街道職責所在,也是機遇所在。“營商工作與街道的社會治理工作不僅不矛盾,反而是相互促進的。特別是對於徐家匯而言,社會治理的最大資源不是街道本身,而是這些為數眾多、能級較高的企業主體。企業聯系得緊、服務得好,也為街道管理服務帶來了新動力和新資源。”

“營商服務不能打‘人海’仗,要打‘智慧’仗。”林競君強調。因此,徐家匯街道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和“高效處置一件事”,著力打造徐匯區大市場板塊試點場景精准營商系統,切實發揮“樓小二”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做實、做細、做優徐家匯樓宇網格,把分散式的樓宇、企業數據信息進行整合起來,真正做到“實戰中管用、基層干部愛用、群眾感到受用”。

舉個例子,今年疫情期間,中央到地方出台的政策有數百條之多,企業要從中得到與之相關的有效政策,如同大海撈針,尤其是一些需要申請的扶持類政策往往因此被“藏在深閨無人知”。“我們借鑒網購、網上瀏覽的‘智能推送’模式,通過標簽標識,將政策信息、服務資源通過平台定向推送至相關企業,滿足企業第一時間獲取有效服務信息和服務資源的需求,切實增強企業的獲得感和感受度。”林競君說。

徐家匯街道黨建營商全崗通小紅書

城市經濟最活躍的地方,也是黨建工作最有力的領域。這幾年,徐家匯街道圍繞徐家匯商圈,針對產業集聚、企業匯聚、人才廣聚的鮮明特點,堅持“黨建抓實了也是營商環境”的主要思路,以提升基層組織力為重點,積極探索在黨建引領下的營商工作新格局新機制,在城市商圈主戰場,開辟黨建工作主陣地。

林競君說,通過商圈黨建工作,著力打造黨群的資源圈、營商的朋友圈和發展的生態圈。“其實,整個徐家匯區域就是一個生態圈,大家在這個生態圈裡工作生活,貢獻各自的力量,又從中收獲更多。”

“漫步徐家匯,感受百年海派文化的魅力”

“新時代,我們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轉變,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居民的服務需求日益多元化多樣化多層次,這就要求我們在提供公共服務產品時,必須始終堅持居民需求導向,不能搞‘單相思’。”林競君表示,與其守株待兔,不如走家串戶,走訪居民是基層工作的基本功,更是“傳家寶”。

深入居民區走訪調研

徐家匯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們深入基層一線,深入居民群眾,自下而上地收集居民需求,准確把握居民需求特點,及時回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自定義,努力做到與居民需求同頻共振,把事情辦到群眾的心坎上去。在評價街道各項工作時,也牢牢抓住群眾獲得感、滿意度這一根本標尺,把群眾滿意不滿意、歡迎不歡迎作為衡量各項工作好壞的根本標准。

徐家匯連續五年被評為上海市平安示范社區

這樣的工作標准之下,各項榮譽也接踵而至。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街道、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法治社區建設示范街道、上海市平安示范社區、上海市智慧社區建設示范點……徐家匯街道取得的成績,舉不勝舉。

徐家匯推出上海首個街道戶外招牌設計導則(圖片均由徐家匯街道提供)

談及將來,林競君坦言,希望徐家匯真正成為一個宜居、宜業、宜商、宜游的所在。“宜居,就是要為生活在徐家匯的居民創造一個優良的居住環境﹔宜業,徐家匯有1萬家企業,至少有5萬白領每天在這裡上班,要為工作在徐家匯的上班族和企業做好各方面的公共服務﹔宜商,徐家匯街道有1300家店鋪,每家商鋪的背后是一個家庭的生計,去年我們推出了上海第一個街道戶外招牌設計導則,無需‘式樣一致’,但求‘多樣融合’,凸顯海派文化開放包容的特質和精神﹔宜游,這是我們的最高目標,徐家匯街道在轄區內創建了上海首個開放式、都市型、公益性旅游景區——徐家匯源景區,這裡有百年建筑、百年電影、百年音樂、百年工藝、百年教育、百年氣象,我們希望市民在參觀的過程中,直觀感受到百年海派文化的魅力,感受到‘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特質。”

(責編:唐小麗、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