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說Yes,不說No。”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上海自貿區”)企業服務中心每個綜合受理窗口前都擺著的一個紙牌子,上面寫著這句話,它的下面是一行大字:窗口無否決權。
盒馬鮮生是第一家實現証照分離的企業,也是一業一証代表企業。它的創立和自貿區的這一理念有一段故事。2015年,阿裡籌劃創辦盒馬鮮生這一“超市+餐飲”的新模式,首創超市和餐飲相融合,中間無隔斷的新業態,而這對於審批部門而言是全新的挑戰——該發超市食品經營許可証還是餐飲服務許可証?雖然全國已提出兩証合一,即超市業和餐飲業都發食品經營許可証,但這種新業態形式,在行業目錄裡找不到可以注冊的行業,因而難以抉擇企業該走哪一種審批程序。考慮再三,盒馬聯合創始人沈麗最終決定到上海自貿區努力一下。
自貿區相關審批部門看過材料后,發現這完全是一個跨類別的申請,在目錄裡找不到對應的行業。但是他們沒有簡單說‘No’。看過材料后,他們決定向市級審批機關爭取一下,獲得了支持。幾經努力,盒馬鮮生第一家店在浦東新區金橋開張,以它為代表的集超市、餐飲、網購等多種形式為一體的新零售業態亮相中國。
“如果當初他們簡單說‘No’,就沒有‘盒馬’這種業態了。”回想起這段經歷,沈麗感慨萬千,“正是他們的包容創新,才推出了新零售這個新行業,並且推動了這個行業的前進”。
在自貿區結下碩果后,“盒馬”希望在更大區域內復制成功經驗。自貿區再度伸出援手。在當時,其他地區對於新零售的業態還是持謹慎態度。為了幫助企業將新零售推向全國,自貿區的相關部門向市主管部門打報告,由市主管部門組織其他各區的審批部門到浦東的一家盒馬鮮生門店開現場會,討論這個業態可不可以在其他區域復制。經過充分討論后,審批部門最后達成共識──可以做。
這不僅僅是上海市場對“盒馬”打開了大門,也標志著“盒馬”拿到了全國市場的“准入証”。
如今,“盒馬”這個從浦東生長出來的新業態,已在全國23個城市開出了220多家門店,成為上海“在線新經濟”的代表性企業之一。2019年9月,盒馬入選“上海自貿區評制度創新十大經典樣本”。它的成功,讓沈麗和其團隊堅定了在自貿區繼續嘗試創新的信心。“基於自貿區的創新包容,在盒馬鮮生這種業態孵化出來之后,我們不斷地創新和孵化新的商業模式,一旦孵化成功,就復制到全國。自貿區成了我們創新、研發的點。”
“從這件事情中,我們總結出來:對企業的需求不能簡單地說‘No’”,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行政服務中心、上海市浦東新區行政服務中心副主任黃海霞介紹道,這個要求對於窗口辦事人員來說並不簡單。“他說‘是’之后要層層匯報,比如你交一個材料進去,最終批出來,經過了一道道審批環節非常嚴格的審批程序,甚至最后要領導簽字。但是你要說個‘No’,非常簡單。”
一聲“No”,辦事人員可能輕鬆了,但是像盒馬鮮生這樣的創新機會就溜走了。“這樣,政府就會掌握不到企業的新需求,可能錯過發展新業態的機會。辦事窗口應該成為企業需求的探測器。”
不說“No”,不是無原則。“如果確實是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不可以的,就清楚答復對方為什麼不可以。如果是目前法律規定有空白的,盡量想辦法給企業尋找解決途徑,然后,這個解決途徑又可以通過內部的制度把它固化下來,讓更多企業受益。”
如今,自貿區“窗口無否決權”的先進經驗,已經在上海全市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