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4號線豫園站可通過換乘通道實現與地鐵10號線的換乘。
一座地鐵車站可以有多深?上海在建軌交14號線豫園站給出了一個回答,相當於地下6層商場。
上海本就是軟土地質,曾被外國專家認為“不適宜建地鐵”。“地層越深,意味著要越多地跟地下水打交道,風險也就越高。”申通地鐵上海14號線項目經理單亞說。
14號線豫園站之所以達到如此深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它與陸家嘴站的盾構區間,需向下穿越外灘隧道、外灘防汛牆及黃浦江。關鍵就在防汛牆,其樁基深度達到地下36.7米。
“考慮到盾構機對推進線路平緩度的要求,基於防汛牆的樁基深度,通過相應的計算,確定盾構機從豫園站出發時需要的始發井底板深度為36米。”上海建工14號線豫園站項目工程師賈文強介紹。
這樣的深度,意味著與具備一定施工風險的地下水打交道不可避免,南側緊臨著的人民路隧道更是給難度加碼。它與車站共用一道1.2米厚的地下連續牆。也就是說,當機動車在隧道裡通行時,在1米多之外的另一側,便是緊鑼密鼓的地鐵建設。
如果這堵地下連續牆出現大面積的滲漏,就容易導致隧道下土壤流失,產生一定的沉降。按照常規的應急處置辦法,建設者會在地牆外打孔,用泥漿等將洞堵上。但因這是共用地牆,考慮到不能影響人民路隧道正常通行,從外部搶險並不可行。於是,作業人員從源頭出發降低風險,提前用鋼板把連續牆所有的接縫堵住,確保不會出現大面積滲水。
值得一提的是,該站採用了富有江南特色的“山水畫”和“門樓”組合作為工地圍牆,與周邊豫園風景區相得益彰,帶給路過的行人與車輛新的視覺體驗。
據了解,14號線豫園站為地下四層島式車站,可通過換乘通道實現與地鐵10號線的換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