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短、辣、實,上海代表委員議政“含金量”高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田泓 巨雲鵬 唐小麗 葛俊俊 王文娟

2020年01月19日15:45  來源:全國黨媒
 

上海兩會漸入尾聲。兩會向來是感知民意最好的窗口,而代表委員參政議政的水平也體現著上海的智慧。

這幾天,大江東工作室奔走於會場之間,常常覺得興奮,因為代表委員的“金句”太多,不愁“沒料”。

在上海兩會的會場上,常見代表和委員的激動與疾呼,路不通、車難坐、就醫難……議題更廣泛、觀點更犀利、論述更簡短、建議更具體,讓人真切感受議政建言的“含金量”越來越高。

相信兩會之后,政府會有針對性地調研和落實。莫讓代表和委員落空,就是莫讓人民的利益落空。

短:“一分鐘”說三個觀點

“我隻講一分鐘。”在政協專題會議上,徐匯創客中心創始人邵楠委員在其他委員發言間隙反復用這句話搶到發言機會。

“71路公交車運行時間在凌晨4點半到晚上11點之間,晚上不開的時間是否可以把這條路讓給社會?”

71路中運量公交是沿上海城市交通主干道延安路的一條公交線路,除特種車輛和特殊情況外,公交專用車道全天禁止其他車輛通行。每天公交停運后,延安西路高架路也開始維修清洗,造成延安西路深夜擁堵。

上海市人大專題審議,提高生活垃圾全程分類。 柏可林攝

無獨有偶。林龍全代表在市人代會專題審議會上,三次起立要求發言,最后用“隻要一分鐘”搶到話筒。

在不到一分鐘的發言裡,他提出了“濕垃圾能否不破袋、定時投放對上班族不友好、加強對物業的考評激勵”3個觀點,直接鮮明,贏得網上刷屏點贊。

沒有客套,直奔主題。在人大專題審議會上,原先給每位發言代表預留的時間是8分鐘。為了讓更多代表有發言機會,不少代表主動加快語速。

言簡意賅的背后是對社情民意的深切體察。

辣:給“優等生”挑毛病

去年10月,世界銀行發布營商環境報告,中國排名從上年的46位上升至31位。其中,上海的統計權重佔到了55%。不過,如此驕人成績還是沒能讓代表委員完全滿意,貢獻出一帖帖“苦口良藥”。

“希望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改變措施能盡快實現,讓市長的話成為科長的行動。”滬港國際咨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郭康璽郭代表說。

上海市人大代表郭康璽希望,“市長的話成為科長的行動”。葛俊俊 攝

“上海這幾年的營商環境還是比較好的,政府職能部門一直都在改進工作的方式方法。但隨著上海經濟建設過程的不斷深化,新矛盾新問題越發凸顯。”

以滬港國際為例,去年企業共投1000多個標,至少需要5000本以上的標書,每本標書需要提供的証明資料涉及十個方面,包括4類企業証書、7類資質証書、3類財務數據、4類交金証明、7類企業資信証明、幾百本人員資質証書等,數量驚人。而其中大部分都是由政府部門頒發的,應該都在政府信息系統內。郭康璽認為,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政府部門可以“一鍵查遍某種証明材料”,隻要政府主管部門的信息互聯互通,絕大部分証明材料都可以獲得。

“從全國的角度來看,上海的營商環境是走在最前面的,但從民營企業的角度來說,上海的營商環境還需要不斷地提升和提高。”上海市總商會副會長、上海綠亮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方加亮委員說。

方加亮委員認為,從民企角度看,上海營商環境還有提升空間。王文娟 攝

方加亮認為,上海對營商環境的支持力度很大,但關鍵在於基層的落實。比如,對於上海園區平台建設,每個區執行情況就不一樣,設置的准入門檻也不同。政府不僅要把企業“招”進來,還要為園區的企業做好服務,如果招商沒有“營商”,招進來的企業也留不住。招商的關鍵不是“招”,“穩商”更重要。

犀利言辭的背后是不避問題的勇氣。

實:為頂層設計“接地氣”

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美好的頂層設計需要扎實推進。

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專題審議現場。 唐小麗攝

優刻得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季昕華代表說,雖然長三角已經建立了互動協調機制,各地政府在區域合作方面也達成了不少共識,但地方行政壁壘依然存在,各地之間的科技合作和交流浮於表面,很難實現真正的合作共贏,成為推動區域協同創新的障礙之一。長三角地區各地出台的部分政策缺乏一致性,很多專項政策僅惠及本地民營科創企業,並且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與區域內其他地方的相關政策銜接難的問題,地方保護、條塊分割和利益壁壘依然存在。

制度創新的突破口在哪裡?上海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建設委員會主任陸月星提出,要從法制、體制、機制、政策四個方面入手,為長三角一體化的推進創造良好的環境。

陸月星委員接受記者採訪。 王文娟攝

陸月星認為,目前招商政策存在不平衡的現象,需要創新來實現一體化。比如,在示范區嘗試戶籍制度創新。“現在市場各類要素流動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但現有的制度影響了人才的交流。可否在上海青浦區嘗試不受人口調控指標限制,與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之間形成人才自由遷徙、自由流動的一體化社會環境?

實在建議的背后是深入調研的底氣。

政協上海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期間,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圍繞全力實施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不斷強化“四大功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等方面,運用提案積極資政建言、履職盡責。

截至2020年1月16日零點,共收到提案860件。其中,委員個人或聯名提案746件,佔總數的86.74%﹔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界別和政協專門委員會(指導組)提案114件,佔總數的13.26%。其中,有關經濟建設的335件,佔總數的38.95%﹔有關政治建設的55件,佔總數的6.40%﹔有關文化建設的61件,佔總數的7.09%﹔有關社會建設的329件,佔總數的38.26%﹔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80件,佔總數的9.30%。

(責編:嚴遠、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