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节气·健康科普】小满至,盛夏启,祛湿养心过炎夏

2025年05月21日09:32 |
小字号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南方“雨水满”:小满前后南方江河渐盈,民谚云“小满大满江河满”,降水频繁,湿热交织;北方“籽粒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完全成熟,故称“小满”。

此时夏意渐浓,气温攀升,雷雨增多,湿热渐盛,身体也悄然进入“调频期”,人体易感困倦黏腻,湿热邪气易侵袭脾胃。该如何顺应天时,调养身心?这份小满养生指南,助你祛湿清热,安然迎盛夏! 

壹 饮食调养

吃苦尝鲜,清补不贪凉

1、吃点“苦”,泻火养心 :

苦味入心,能清解暑热。苦瓜、莲子心、莴笋等苦味蔬菜,可凉拌或清炒,但脾胃虚寒者需适量。 

推荐茶饮:苦瓜排骨汤(苦瓜+排骨+黄豆),清热解暑又滋补。

2、祛湿健脾,红豆薏米不可少:

赤小豆、薏米、冬瓜、山药等利水渗湿的食材,可煮粥煲汤,搭配陈皮、茯苓增强健脾效果。 

推荐茶饮:薏米赤小豆茶(炒制后更温和),适合日常饮用。

3、忌贪凉,护脾胃:

冷饮、冰西瓜虽解暑,却易伤脾阳,导致湿气内滞。建议常温饮食,或适量饮用酸梅汤、绿豆汤等温和解暑饮品。

贰 起居作息

夜卧早起,午间小憩养心神

小满后昼长夜短,可适当“晚睡早起”(晚睡不超23点),顺应阳气升发。但夏季心火旺,易心烦失眠,建议午间小憩15-30分钟,闭目养神,平复心气。 

注意:空调温度不宜过低(26℃为宜),避免汗孔骤闭,湿气郁结。

叁 运动养生

温和运动,微汗排湿

湿热天气忌剧烈运动,以免耗气伤津。推荐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八段锦、瑜伽等舒缓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帮助排出体内湿气。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补充温水,切忌大汗后吹冷风。

肆 情志调护

静心戒怒,防“情绪中暑”

小满时节“火气通于心”,人易心烦气躁。可通过不同方式调节情志,静心戒怒。

1、多听舒缓音乐、练习深呼吸,或晨起静坐10分钟,收敛心神。

2、日常用菊花、薄荷泡茶,清心降火。

3、按压内关穴(手腕横纹上三指),缓解焦虑。

伍 焚香安神

焚香佩香,以“气”养神

中医认为“香气通窍”,夏日可借助天然芳香之气调畅情志。居家可点燃艾草、沉香等线香,净化空气、宁心安神;或佩戴中药香囊于胸前、枕边,借助药材的挥发性成分疏解郁气,可起到芳香化湿、辟秽去浊,定志安神的功效,尤其适合夏季心烦、胸闷、睡眠浅者。 

陆 防病提示

湿热天警惕皮肤病

小满湿热易诱发湿疹、脚气等皮肤问题。需注意: 

1、穿透气棉质衣物,勤换洗;

2、忌辛辣发物(如海鲜、烧烤); 

3、艾草煮水擦洗或泡脚,祛湿止痒。

【中心简介】

吴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处宝山区吴淞口,服务辖区面积7.52平方公里,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心以中医药特色服务为亮点,设立何新慧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和杨耀忠宝山区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开设特色湿疮(湿疹)专病门诊,形成"中医多途径皮肤病治疗"体系。中心通过名医工作站与特色专病建设,持续深化中医品牌内涵,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来源:宝山卫生健康)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