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老小区电动车停放充电难?这个社区来解决→

2024年09月09日16:29 |
小字号

位于欧阳路街道祥德路311弄的振大公寓,是一个90年代商品房小区,共有8个楼栋、130户居民,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小区内部道路局促,缺乏统一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同时由于地下非机动车库建造年份早,没有停放电动自行车及安装充电桩的条件,50余辆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充电问题成为虹仪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难题。近期,这个老小区终于迎来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改造。

在6月份召开的街道“一号听” 社情民意交流会上,振大公寓居民针对小区电动自行车现状,提出了增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想法。街道办事处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由虹仪居民区党总支领导的专项工作组,联合街道电动自行车整治专班,共同制定充电设施建设方案。

依托街道“1+3+123+X”的“块区+微网格”的人房数据采集工作体系,以及“社区云”“实有人口信息自主申报”等科技手段,专项工作组精准掌握了小区内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与充电需求,明确了48辆电动车的迫切充电需求(含9辆参与“满电回家”计划的车辆)。

同时针对小区周边商业设施丰富、充电需求多样的特点,专项工作组深入调研,广泛收集居民、沿街商户及外卖快递人员等多元群体的充电习惯与需求,规划了包含40个充电端口与2台换电柜的充电方案,力求满足不同时间段的充电需求。

在实施过程中,专班秉持“一点一策”的理念,广泛动员居民参与,携手楼组长、居民代表及商铺代表,共同选址,积极探索小区周边可利用空间。通过小区红线图分析、多次现场勘查与多方意见征询,最终确定了在祥德路沿街商铺前公共区域增设非机动车停放区并加装充电设施的方案。该方案不仅满足了居民的充电需求,还兼顾了商铺的正常运营,实现了多方共赢。

面对资金筹措难题,鉴于振大公寓的自治管理特性与有限的公共收益,专班巧妙地引入市场机制,促成充换电公司与小区业委会的合作。由充换电公司承担主要建设成本,业委会则通过广告收益等渠道进行适度补贴,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同时,为确保充电服务惠及民众,业委会与充换电公司协商,确立了居民电价充电、合理服务费的收费模式,并对外公示。

智能化亦是此次改造的一大亮点。智能充电桩不仅实现了对充电行为的全程监控,还配备了电池健康监测功能,确保充电安全。科学合理的非机动车棚布局,为未来接入更广泛的数据平台预留了充足空间。

在大家的努力下,振大公寓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于7月底获得全体业主的投票支持,并于8月底顺利完成。40个充电端口整齐排列,既不影响沿街商铺的日常经营,又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居民的停车充电难题,消除了安全隐患,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赞誉。

(来源:上海虹口)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