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用好校地合作“金钥匙” ,开启美好社区“幸福门”

2024年03月14日14:19 |
小字号

近年来,宝山区大场镇党委充分发挥上海大学在地优势,不断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工作,以“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为支撑,打通校地合作需求端、资源端,更好释放共建共治共享活力,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精准把脉问需

以专业力量找准治理“突破口”

图片

多方联动建好团队

组建由上海大学赋能团队成员、镇级联络员、社区项目负责人组成的工作小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全程跟进指导,边调研边完善方案、边改进工作,边调研边破解难题、边为民办实事,为美好社区建设聚力赋能。

图片

教授领衔摸透需求

上海大学亚洲人口研究所3名资深教授和多名博士生为慧华苑居民区“量身定制”专业调查问卷,对生活在社区中的120名快递、外卖小哥进行深入调研,让“小哥驿站”建设更符合“甲方”需求,有效破解服务盲点。

图片

共商共议靶向施策

通过“组织搭平台-居委提需求-专家实地察-多方共协商”的模式,在实地调研居民区公共空间特点、充分听取居民打造需求的基础上,上大美院专家团队有针对性地为各居民区设计打造方案,提升居民满意度和获得感。

坚持项目化管理

以需求导向绘好治理“实景图”

图片

一个专班抓统筹、汇合力

组建“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推进专班,加强统筹协调、靠前指导,做到“每周一对接、每月一碰头”,形成“部门下沉、智库蹲点、专家指导、各方协同”的工作模式。

图片

一张清单抓推进、促落实

结合宝山基层治理“六大计划”,制定“九个一”规定动作,用好“居民打钩”制度,形成任务清单,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式落实。

一批项目抓服务、求实效

依托上大青年大学生志愿者资源,以对接社区文化、社区服务为基础,共同打造“小学生爱心暑托班”“传统文化进社区”等公益服务项目,实现青年力量供给和社区治理需求的精准对接。

突出务实管用

以高质量培训赋能治理“领头雁”

图片

定制式滴灌教学,点上精准赋能

聚焦物业管理、居民自治、社区规划等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各社区不同特点和需求,依托上海大学师资力量和社区治理学院教学资源等,形成“一项目一方案”,努力产出一批高质量的社区治理典型案例。

图片

小班化进阶教学,线上提档赋能

组织“头雁赋能”实训营,探索实行“小班化”教学,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亲自授课,助力基层一线更好应对和处置社区共性问题及个别疑难杂症,为基层治理“蓄势赋能”。

图片

陪伴式支撑教学,面上整体赋能

针对社区治理中关注度高的物业治理、加装电梯、旧村改造等工作,组建专业队伍以线上线下的方式,持续提供经验传授、点拨指导、信息分享、问题咨询等服务,更好激发居村干部创新潜能、治理效能、服务动能。

聚焦互促共融

以协同发展做强治理“朋友圈”

图片

推动理论实践相互转化

实现教学研咨深度融合

一方面将高校智力优势、专业优势带到基层,对基层社会治理中如居家养老、社区自治等痛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基层社会治理添砖加瓦;另一方面,为教师的专业研究、知识服务地方提供落地渠道,促进基层治理的理论创新。

图片

推动双向教学协同育人

夯实基层治理人才支撑

通过合作办学,将高校师资、培养模式与基层需求相对接,不仅丰富了以往单一的居村干部培训模式,提升了教育培训的有效性,还激发了高校师生了解基层现状、关注社会热点的动力,提高了发现问题、并通过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片

推动多元力量共同参与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广泛汇聚辖区共建共治力量,吸纳大场医院、山姆等更多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团体等共同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让基层民生服务更有温度、更有人气、更有特色。

下一步,大场镇将进一步推动校地联动,在基层社区治理规划、推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城市更新、社区微更新等方面加强合作,将高校资源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让美好社区打造有深度、更有温度,让居民群众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来源:上海宝山)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