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参与志愿服务?八成以上受访者表示:与这个名字有关
日前,一份面向“上海志愿者网”注册志愿者以及市民的问卷调查显示,上海志愿者群体对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表现出了高度的认同感,践行雷锋精神是市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志愿精神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
此次问卷调查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志愿者协会、上海市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课题组联合开展,共获得志愿者有效样本超2.5万份,市民有效样本超1.6万份。
调查显示,上海志愿服务体现出六个方面的新特点:一是上海志愿者高度认同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二是疫情防控志愿者普遍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城市精神品格;三是参与疫情防控使志愿者在主动融入大局中彰显自我价值;四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资源整合到位,受到志愿者和市民好评;五是文明实践活动日渐融入日常生活;六是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市民群体在激励嘉许、政策支持、法制保障等方面,对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有更多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在被问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时,有84.6%的受访者选择了“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跟其后的原因是“帮助有需要的人”和“促进城市文明进步”,选择比例分别为77.6%和76.0%。可见,上海志愿者群体高度认同志愿精神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新时代仍然需要雷锋精神的引领与激励。
志愿者呼唤更多法律和制度保障
2022年,上海市在全覆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级阵地的基础上,创新打造文明实践“一圈一带一群一园”,因地制宜拓展文明实践“示范带”“益空间”“实践点”等1866个特色阵地(2022年新增612个,增幅近50%)。调查显示,八成左右的受访志愿者和市民知晓自己所在区域设立文明实践阵地情况,同2021年相关知晓度总体一致。同时,志愿者和市民普遍认为所在区域文明实践阵地“阵地资源整合到位”(67.4%和70.6%)、“体制机制健全到位”(59.4%和59.1%)、“服务群众精准到位”(59.5%和60.3%)。总体而言,当前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持续深入人心,且受到群众较高评价。
调查显示,志愿者和市民普遍乐于参与“学习宣传理论政策”(66.9%和65.8%)、“培育践行主流价值”(60.2%和54.6%)、“丰富精神文化生活”(48.5%和42.7%)等文明实践活动。从志愿者和市民最愿意参与的活动类型来看,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阅读分享”“便民惠民”“主题展览”“文艺党课”和“通俗理论脱口秀”。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正逐渐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
此外,调查还显示,在志愿服务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受访者中志愿者对“法律、制度保障”“权益保障”期待度较高,志愿服务组织对“政策支持”期待度较高。可见,上海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为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激励嘉许、典型宣传等政策支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