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进“15分钟养老服务圈” 织密社区服务点
上海推进“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织密社区服务点
15分钟距离内,更合理供给养老服务
■合理布局养老资源,引入多元参与机制非常必要,职能部门也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15分钟养老服务不可能全由政府提供,只有政府、社会、家庭等一起参与,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康复医疗在提高老人生存质量方面意义重大。委员建议,以3至4个小区布置一个固定或流动的康复治疗相关站点为基准,建立失能老人信息数据库,引导社区失能老人就近获取便捷的康复服务。同时,社区应建立和实施上门服务的评估监督制度
■在空间资源有限的中心城区,依托存量空间把网点编织得更密更精细,或许能快速响应需求,“敲开”老人家门
■本报记者 顾杰 刘雪妍
不想买汏烧,可以订一份送上门的“社区外卖”;步行3分钟,就能去医院看病;下楼走4分钟,是生活购物中心……在15分钟内,老人的就餐、看病、休闲等各种需求都能满足。这是曲阳路街道玉四社区的“养老生活”,也是上海推进“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养老服务是其中重要一环,一周前,市民政局出台《上海市家门口养老服务站设置指引》,从场所建设、服务内容等方面进一步细化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
上海两会会场内,如何在“15分钟”距离内养老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大家调研后发现,在推进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设施空间布局不够合理、服务精细化程度有待提升、上门服务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需要从顶层设计、提升服务能级、加强站点建设等方面继续发力。
需求端出发优化空间布局
“养老等公共资源的配置,一定要把服务对象的空间配置作为重要依据。”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吴瑞君调研后发现,目前,上海养老服务资源的供给总量相对可以,更突出的是结构性矛盾,建议更加关注服务对象的空间分布。
以助餐服务为例,上海已连续四年将“新建200个社区老年助餐场所”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推进,重点满足有就餐困难老年人群的需求。目前,全市长者食堂已超过300家。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上海还将增加40个社区长者食堂。
在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市委副主委李国华看来,上海长者食堂建设布局规划仍有待加强。由于过于依赖公共建筑布局,现在长者食堂普遍面临可利用空间不足的问题,加上较少从老年人需求角度出发,没有预先进行周边配套环境的适老化设计,导致巨大的投入无法带来与之匹配的服务能力。
市人大代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部副部长金银淑也在调研中发现,目前社会面的养老助餐点,多数为既有建筑改造,部分原为小型商户或活动中心,还有部分为老旧房屋改造,不仅难以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布局也不尽合理。
不只是长者食堂,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的数量和布局都受行政区土地和人口特点的影响。“黄浦、静安、虹口、普陀的老龄化程度都超过了40%,这些中心城区面积小、人口密、需求高,但布局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的空间很小,就带来了供需矛盾。”吴瑞君建议,从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从需求端科学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老年人口对老年公共资源的可获得性。
代表委员们认为,合理布局养老资源,引入多元参与机制非常必要,职能部门也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吴瑞君说,政府在完善托底服务之外,可以把更高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交给市场,同时鼓励企业设计产品时更好考虑为老需求。“15分钟养老服务不可能全由政府提供,只有政府、社会、家庭等一起参与,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相比于需要从顶层设计上考虑的空间布局问题,市政协委员、上海金之福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兵提出了另一种思路——发挥机构养老的集约化优势,将分散的为老服务中心、照护中心、护理院、助餐点等串联起来,灵活嵌入小区,真正实现不离家的安心养老。“楼上楼下,邻居之间,随叫随到,这就是15分钟内最方便的养老服务。”
完善康复服务让家属“喘口气”
在“15分钟养老服务圈”里,除了助餐等基本养老服务,更多老人的个性化需求也要得到满足。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失智失能老人的比重在快速增长,带病生活十年、二十年是很多老人的常态。“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对家人而言,除了缺乏专业的康复知识,在长年的照护中,也会时时感到疲累,想“喘口气”。于是,“康复治疗”“喘息服务”等也从过去的特殊需求变为共性需求,这对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对上海两个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小区进行调研时,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陈新等多位委员发现,在“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中,康复服务很难被满足——94%的失能老人有康复需求,83%的失能老人希望保持居家养老或社区内养老状态,但社区失能老人中,仅有10%的老人享受过康复服务。
委员们发现,因为老人自身康复知识极少,社区提供的康复服务大多也不够专业,有资质的人员大多集中在康复医院或综合性医院康复科,致使大多数老人因病失能后错过了康复的时机。对此,吴瑞君认为,浦东新区的整合服务平台或许可作参考——通过“下单”来满足那些比较分散或稀缺的需求。
康复医疗在提高老人生存质量方面意义重大。陈新等委员建议,以3至4个小区布置一个固定或流动的康复治疗相关站点为基准,建立失能老人信息数据库,引导社区失能老人就近获取便捷的康复服务。同时,社区应建立和实施上门服务的评估监督制度,积极配合搭建综合医院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与社区相关机构技术互通的平台,组织康复专家定期开展社区坐诊、就诊和入门服务以及培训工作,逐步增设社区身边的康复服务站点,满足社区对康复服务的需求。
要让老人在“一碗汤”的距离里享受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还需要完善评价标准。有委员提出,目前,对于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衡量标准还停留在“有多少家”的水平上,未来应该更精准细化,明确到社区养老设施的设计面积、覆盖面等指标。
及时响应“敲开”老人家门
“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其实是个双向概念,不仅指老人走出家门,也包括服务送进家门。”徐兵委员的这一观点,基于上海的一个严峻现实:高龄、独居老人占比不小,有些老人走出家门都很困难,遑论“15分钟”。
正因如此,近年来,上海养老服务布局倾向于打通居家和社区,依托密集的社区网点,把服务送进老人家中。从2019年起试点的“家庭照护床位”就是探索之一。
“从我们实际调研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特别理想。”徐兵告诉记者,家庭照护床位主要面向家属无力照护的失智失能老人,通常需符合三个条件:365天全年无休、24小时全天候等待、15分钟快速反应。显然,大部分服务机构难以达到这样的响应速度,导致很难“敲开”老人家门。
委员认为,在空间资源有限的中心城区,依托存量空间把网点编织得更密更精细,或许是解题的路径。比如,有机构将社区内租下的一室一厅改造成服务站点,由运营人员入驻24小时值班,老人在家中呼叫即可上门。由于服务半径小,不仅可以满足15分钟抵达的要求,而且建设成本和风险也相对较低。
仅有常规的养老服务并不能完全满足居家需求。市政协委员、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蔡买松调研发现,目前,65岁及以上老人的家庭医生签约率整体不高,家庭病床服务开展也不平衡,由于服务机构物理距离较远、内设医疗设施不足等原因,老人无法享受真正的医疗服务。建议完善服务包内容,拓展上门诊疗服务,将养老护理服务纳入家庭医生团队,进一步提高家庭医生签约覆盖面。
但现实是,上海护理员队伍在数量上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上门照护失能、高龄老人,又对其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市政协委员、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工业运营计划高级经理姜琦认为,相较于普通家政,护理员面对的问题更复杂专业,建议对养老护工队伍进行更加专业化、规模化的培训。
市政协委员、长宁区总工会副主席戴轶青调研后发现,参加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的补贴门槛相对较高,需满足本市户籍、居住证或社保缴纳记录等要求,而有意愿加入养老行业的人员,多为新入沪工作的非本地人员。他建议,优化相关准入门槛,扩大从业人员蓄水池,此外,不再设置职业技能补贴的年龄限制,鼓励技能提升。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