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光华医院医护人员全力救治,这些新冠重症患者转危为安!

2023年01月10日10:18 |
小字号

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开展抗病毒治疗、高流量给氧、精细化液体管理、营养支持……一项项抢救措施有条不紊地开展后,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新冠重症救治病房内的不少重症患者转危为安了。

早上8点半,光华医院新冠重症救治三病区内,主任医师朱琦正带领着团队查房。

在患者唐阿姨的床前,朱琦不停地鼓励着她:“比来的时候好多了,加油,争取早日出院!”

然而,半个月前入院时,68岁的唐阿姨情况可以用“凶险”形容。

“去年12月27日,患者到我院急诊就诊时已意识不清,当时是感染新冠后合并肾功能不全,且两肺多发炎症,同时伴有高热不退、糖尿病高渗高血糖状态、心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多种情况,转入病房后随即向家属下病重通知书。”朱琦回忆着患者刚入院时的情况。

住进新冠重症救治病房三病区后,副主任医师郑新春接手病人,并迅速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联合内分泌科、重症学科等专家完善治疗细节。可就在调整治疗方案的次日患者又突发急性胰腺炎,这无疑是给病人及家属“雪上添霜”。

面对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甚至绝望,郑新春一边安慰、稳定情绪,一边组织团队医生梳理思路。

“我们针对患者的重症感染、高渗高糖、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多重治疗矛盾,逐一细化用药方案,并在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下,一道关一道关地过,最终经受住了考验。”而今,躺在病床上的唐阿姨精神状态好转,病情基本控制平稳并仍在逐步改善中。

81岁朱阿伯是在三病区“化险为夷”的另一位患者。

去年12月26日,朱阿伯在家中突发胸闷痛,伴气喘发热,CT显示:两肺多发炎症,两肺间质样改变。

针对朱阿伯的病情,光华医院立即启动应急处理流程,将患者收入该院重症三病区刘欢主任组。

“收治入院时,患者血氧饱和度仅有75%(吸氧状态下),各项指标均不乐观。”面对紧急情况,刘欢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即可给予了吸氧、雾化、化痰等紧急治疗,通过绿色通道进行肺部CT、抽血化验后,又紧急调度使患者用上了高流量吸氧。

接下来的几天内,虽然朱阿伯各项生命体征明显好转,但影像学表现仍在进展。1月6日,朱阿伯肺部CT显示“白肺”。

针对患者的情况,三病区朱琦主任和刘欢主任积极鼓励指导患者俯卧位吸氧,科室病例讨论后也决定使用药物抑制患者的炎症风暴,并在尝试使用新治疗方案的同时进行会诊,为其开具口服中药。

在多学科的积极协作下,在今早的查房中,朱阿伯的血氧饱和度已经维持在97%以上,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炎症指标下降。

“我们新冠重症救治三病区开区的11天中,有病危的病人脱离了生命危险,有病重的转为轻症的,也有治愈出院转到下级医院进行下一步康复治疗的。虽然这11天中,我们所有的医护人员没有休息一天,但是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希望。”朱琦说。

在和三病区遥相呼应的5号楼七病区内,患者徐阿姨和十天前已判若两人。

说到徐阿姨,她可以算是光华医院新冠重症患者中的“元老”。

说到“元老”,是因为徐阿姨是光华医院新冠重症救治病房七病区张凤团队收治的第一位重症患者。徐阿姨既是新冠重症患者,同时还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光华医院的老病人。

去年12月19日,徐阿姨核酸检测出阳性后的十天内,病情进展很快,呈现了一定程度的“白肺”。而患类风关的她又存在免疫缺陷,加大了治疗的难度。

为此,光华医院第一位重症病房负责人——张凤副主任医师根据患者疾病特点,快速给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同时,护士长端光丽所带领的护理团队也制定了细致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还周到地为徐阿姨翻身拍背促进有效排痰。

在治疗期间,徐阿姨出现了不明原因的便血。张凤立即为其进行了外科、消化内科等MDT(多学科)支持,并成功找到病因,进行了有效地治疗。使得患者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呼吸、精神状态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复查肺部CT显示肺部情况较前明显好转。

“医生!谢谢你们!我感觉又活过来了!没想到风湿科医生治疗重症肺炎也那么厉害!”查房时,徐阿姨拉着张凤的手不肯放开。

“入组至今,我的团队成员们每天为重症肺炎患者接力治疗,虽然大家都十分疲惫,但每一位患者好转的消息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最好的‘强心剂’,让我们充满了信心!”张凤说,医院建立起的一系列新冠重症救治的培训制度、交班制度、病例讨论制度等等是他们坚强的后盾,让一批又一批新冠重症救治团队快速走向成熟。

(来源:上海长宁)

(责编:唐小丽、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