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大江东|促销费、强外贸、抓项目……新年上海这样细化“施工图”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方敏
2023年01月09日16:4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进入新年,一些好消息不断传来——

元旦假期,国内旅游出游十大热门目的地城市中,上海排第一位;

春运1月7日开启,长三角铁路预计日均发送旅客150万人次,同比增长20%。车站内,络绎不绝的场景又回来了;

截至2022年底,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91家、外资研发中心531家,继续保持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为集中城市的领先地位;

新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各区纷纷集中签约开工新一轮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掀起建设高潮……

1月6日,上海虹桥火车站内乘客有序排队候车。陈瑶摄

“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这是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1月3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

扩内需、强外贸、推进重大工程落地,是经济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新年初,大江东工作室走访了上海多地,看看各地如何细化“施工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

扩内需、促消费,上海消费市场回暖升温

位于浦东新区的第一八佰伴商场,聚集了不少品牌门店和餐饮店。近几日,商场各家商铺客流已逐步恢复。1月5日中午,一楼的咖啡厅内,顾客已排起长队。忙碌的店员说,烟火气又回来了。

民以食为天,上海人则“以咖啡为先”。咖啡销量的上涨,映射出居民消费的活跃度。当前,上海不独咖啡,其他的餐饮门店也陆续宾客盈门。

上海市商务委消息:元旦节日期间,上海全市共发生线下消费金额120.1亿元,环比增长5.6%;线上消费金额109.8亿元,同比增长43.7%。主要商业综合体客流量环比增长82%。

多项数据大幅度增长表明:上海的消费市场正在回暖升温。

过去的2022年,疫情给消费市场带来了直接冲击。为帮助餐饮企业渡过难关,上海持续发布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例如,上海市发布的《关于给予本市相关用人单位就业补贴应对疫情稳岗保就业的通知》,就帮助了餐饮、零售、旅游等七类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稳定岗位、缓解经营压力。

挺过寒冬,就是春天。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上海的内需还将进一步释放。

为进一步扩内需、促消费,上海继续多措并举。前不久,上海投放多轮“爱购上海”电子消费券,居民消费热情被不断激发,居民消费支出开始恢复。另外,上海市跨年迎新购物季将持续到1月28日,围绕新春潮品、主题美陈、剧目展览等板块推出众多重点活动。许多商家表示,消费节庆活动线上线下联动,带动效果显著。

上海“2022跨年迎新购物季”海报 资料照片

放大进博会效应,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建设,上海当前还着力增强消费供给的品质化、多元化、高端化。

在虹桥品汇A栋大楼,从地下一层车库推门而入,便直接来到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直播基地。基地内,59间特色直播间聚焦“直播+进博”“直播+保税”“直播+产业”,已成为上海市首批直播电商示范基地。直播员介绍,这里线上销售的产品更注重品质,更加契合上海的消费者习惯。

虹桥品汇相关负责人说,作为进博商品集中展示地、进口商品集散地、国际贸易企业集聚地的平台,虹桥品汇也注重商品的多元化,累计已引进进博品牌6000多个、商品7万多种,第五届后新引进品牌223个品牌、商品550多种。

加快扩内需、促消费,2022年虹桥品汇新增9家分中心,累计有17家分中心,其立足上海重点面向长三角城市群、辐射全国的进博会溢出效应进一步凸显,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步调一致的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引外资、强外贸,上海吸引外资魅力依然

1月3日,上海市商务委发布消息:2022年上海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0家,外资研发中心25家。截至2022年底,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91家,外资研发中心531家。上海继续保持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为集中城市的领先地位。

尽管2022年外部环境严峻复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但上海吸引外资依然保持平稳增长。这充分表明,外商对上海投资预期和信心没有改变,上海是国内乃至全球发展总部型经济的重要集聚地没有改变。

吸引外资、做强外贸,上海可谓不遗余力。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上海市外商投资条例》,修订了《上海市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规定》,建立了外资企业投资中心及涉外服务专窗等精准服务机制,为外资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2022年,上海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为契机,加快落实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为外资企业投资上海、植根上海创造更好条件。

相关举措的扎实落地,取得了一系列成效。2022年1至11月,上海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054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223.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持续提高开放质量,上海正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让外资企业在上海敢于投资、安心经营、做大做强。

南虹桥重点企业入驻签约仪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外商积极拥抱上海,上海也在外贸中不断发力。

2022年11月5日,上海国有外贸企业东方国际贸易总部举行亮灯仪式,正式落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与此同时,虹桥品汇B栋也进行了项目发布,13万平方米的空间将成为以进口汽车为主的全球首发地。

据介绍,未来东方国际集团贸易板块将与虹桥品汇一起,通过业态、模式、服务的升级和创新,全链条、一站式、全覆盖服务进博会,打造1个千亿级的国际贸易总部集聚区,以及包括进口食品、高端消费品、大健康等产业在内的10个百亿级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并集聚进博展品和展商,助力创建国家级进口贸易示范区。

打造新时期外资首选地,基本建成亚洲投资门户……上海“十四五”期间的宏伟蓝图已锚定。如何将蓝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上海将大力实施“总部增能计划”,聚焦“全球总部、开放创新”,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经济,吸引跨国公司亚太总部和功能性全球总部落户,鼓励外资设立和发展全球研发中心和开放式创新平台。

“政府相关部门将继续全力支持外资企业在沪发展。”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诸旖表示,希望广大在沪外资企业进一步坚定在上海发展的信心,把更多的好项目、新业务投向上海,抢抓市场机遇,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

签约忙、开工忙,上海重大项目热火朝天

1月5日,走进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西延伸工程G60云廊站和沪松公路站的工地现场,只见数台挖掘机正在紧张施工,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

“12号线西延伸工程总投资160.24亿元,建成后将能更好地服务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推动松江新城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松江区交通委员会主任杨进介绍。

12号线西延伸工程是当前上海各地上马重大工程的一个缩影。

1月3日,上海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举行。市委书记陈吉宁指出,要加大力度扩投资,抓紧梳理在建项目、在手项目、在谈项目,加快谈成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同时加大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力度。发挥重大项目的牵引带动作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倒排节点、加快进度,带动各个项目跑出“加速度”。要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强制度创新、系统集成、升级迭代。

发挥重大项目的牵引带动作用。上海着力在一季度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元旦节后首个工作日,上海各区忙开工,一片热火朝天。

徐汇区2023年投资促进大会现场 资料图片

徐汇区举办2023年投资促进大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17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涵盖大健康、车联网、信息技术、汽车、元宇宙以及餐饮等领域。

静安区举办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全面启动静安区的重大项目建设。本次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有1个重点商办项目和3个民生保障项目。

黄浦区举办一系列科创产业签约活动。20余家深耕科创赛道的高校院所、专业服务机构、头部企业、金融服务机构等分4批次与黄浦科创集团进行战略合作伙伴签约。

金山区集中开工总投资91亿元、涉及用地面积871亩的12个重大产业项目,涵盖智能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

……

重大项目建设是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上海集中开启又一轮重大工程建设,实现签约项目接踵而至、开工项目接二连三,呈现出竞相发展、击鼓奋进的强劲态势,为新一年的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抓高质量项目,是此次上海各区集中开工项目的一个鲜明特色。坚持聚焦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智能终端等新赛道,同时以更具前瞻性的眼光,对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若干“未来产业”发展作出部署,必将为上海的发展创造、做大新的增长点。

目标既定,便只顾风雨兼程。极不寻常的2022年已经过去,2023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上海各地真抓实干、信心满怀:春天,就在眼前。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