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科创企业的成长故事,为何有望进入全球商学院课堂?
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蔚来汽车、颜值与绿色环保兼修的五菱宏光、能听会道的科大讯飞……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壮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活跃于国际舞台之上,也已成为展现中国国家形象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是支撑未来中国发展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首次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并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的总体目标。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加速重构与演变,科技革命正将国际政治从‘地缘时代’带到‘技术时代’。在‘技术时代’,国际战略竞争的重心是高科技创新优势的竞赛,是围绕新科技革命所塑造的新竞争力的争夺。”近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中心主任陈世敏教授与人民网上海频道负责人金煜纯在《科创会客厅》节目展开圆桌对话,以今年调研的临港集团、中微半导体等近20家科创企业为例,分享调研成果,前瞻科创领域,共话中国科创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科创会客厅》节目
“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近十年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下简称“中欧”)聚焦中国主题案例,贴身观察中国科创历史进程,已开发“科创中国”相关案例318篇,涉及人工智能、智慧医疗、高端智造、产城融合等主题。
今年8月,中欧与人民网上海频道共同启动“中国科创 世界动能——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案例征集,旨在挖掘数字化转型、元宇宙、新能源、绿色低碳、云计算等前沿领域的优秀科创企业实践与探索,择优开发成教学案例,并有望收录于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ChinaCases.Org)、哈佛案例库、毅伟案例库和欧洲案例中心。通过这些国内外高水平案例库平台,这些企业案例将进入全球商学院的课堂,成为全球企业管理者的学习研究对象,为世界创新型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该项目既是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助力增强中国科创影响力的需要,同时也是服务上海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谈及此次案例征集的初衷,汪泓表示,目前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化,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
“通过案例征集,可以把研究队伍和企业连接起来,通过总结和提炼这些企业在科创方面的优秀实践经验,挖掘中国企业创新亮点,并通过进一步开发成高质量案例,向世界讲述中国科创故事。”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中心主任陈世敏
“入选案例要兼具创新性、代表性、可持续性”
历经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企业早已从当年的“依葫芦画瓢”发展到如今的“勇立潮头”,甚至引领世界。此次案例征集的入选标准有哪些?什么样的科创企业能够入得顶级商学院“慧眼”,有望开发成教学案例并向全球推广?
“我们对科创企业的筛选标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要具有创新性,这是最基本的前提要求。我们此次征集调研的企业都是智慧医疗、高端智造、产城融合等科创领域的专精特新代表企业,具备科技创新亮点,是中国科创发展的典型。其次,要具有代表性。这里的代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所处赛道、所处领域要具有代表性,也就是要有一定规模或行业知名度,如果是‘小巨人’企业最佳。另一方面,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发展历程要具有代表性,具有模范作用,要能够通过总结和提炼,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广泛推广的成功经验。最后,要具有可持续性。企业必须秉承科技向善理念,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汪泓表示。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中心主任陈世敏认为,科创不只是技术层面的事,也需要管理学。“科创成果的商业化,以及科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都需要合适的战略规划、商业模式和管理等,我们这次征集调研的企业,除了在科创方面的成绩突出,也希望它们在管理学方面能给大家有借鉴和推广的经验。”
蔚来汽车
中微半导体
“未来中国科创产业发展机会可关注三个‘短板’”
案例征集活动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科创企业的普遍关注,案例开发团队从申报的近80家企业案例中,首批对20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的情况如何?中国科创企业当下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对此,汪泓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亟须扶持大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
从资本端看,资本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正不断加强。以科创板为例,经历三年发展,科创板市场规模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7月22日,已有439家企业登陆科创板,IPO融资金额超6400亿元,占同期A股IPO数量的40%。截至7月21日收盘,总市值超5.5万亿元。上市企业中九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超三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十四五”期间,我国在科创领域将有更大的投入,不单有国家的投入、民间的投入,也有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机构的投入。
汪泓认为,未来中国科创产业发展机会有三个重点:第一,产业体系的底部补短板,其中的短板主要集中在硬基础产业、软基础产业、互联性产业。第二、产业体系的腰部补短板,对我国而言,高端芯片、飞机引擎制造、氢燃料发动机制造、高端化学合成、医疗设备部件、高级特殊钢等腰部产业环节,都亟需加大投资,加大创新力度。第三,产业体系的头部补短板,即最终消费品产业和最终生产品产业补短板。
结合此次案例企业实地调研,陈世敏认为,当前中国科创企业普遍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规模普遍较小,大部分科创企业发展形势较为严峻,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处于跟跑和并跑阶段的企业较多,真正突破并拥有关键核心技术,能够实现盈利的领跑企业较少。
其次,创业企业、平台的集聚度偏低。一是地理上的集聚程度较低,创业平台相对分散;二是龙头企业发起设立的科创企业孵化器较少,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带动效应不够明显。
另外,在金融市场结构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比较重视股权融资,但对于适应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的多层次债券市场,适合基础科学研究的超长期债券等重视不够。此外,很多科创企业的创始人都是理工科背景,技术出身,对管理经验、商业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也略有不足。
五菱宏光
勤拓制衣虚拟展厅
“‘产学研’深度融合,做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企业案例教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欧作为国际顶尖的商学院,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流智库,全方位对接国家和区域的战略需求。如何结合中国企业40年走过的不凡历程,用好“科创中国”主题案例,做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企业案例教学?
“首先,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下企业的发展需求来指导商学院自身的知识创造。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独特特点,有很多命题待解,企业面临的发展挑战不断升级,这对知识的迭代与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汪泓表示,“在案例开发过程中,对于案例企业的选取要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要相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对于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案例开发要更多聚焦能贡献社会价值、可发挥示范作用、积极践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发展理念的优秀企业,通过总结、提炼优秀企业的实践经验,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动,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除了案例开发和课堂学习之外,我们还首创了实境教学法,带领学生走进案例企业,与案例企业管理者深度对话,从而加深理解。目前已与20多家企业合作共建实境教研基地,未来将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助推企业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贴近企业做教育,企业也在反哺着学院的案例。”结合多年来教学实践经验,陈世敏教授认为,商学院一方面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近距离观察企业,生动的企业实践不断丰富着案例内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案例解剖,研究和分析榜样企业和典型企业,从中萃取管理经验、提炼一般规律,来启发和教育更多企业,“案例教学将更加突出前瞻性、启示性和系统性等特点,与企业共同成长突破。”
对于科创案例征集的价值和意义,汪泓用16个字予以概括,“总结经验、创造知识、推动创新、助力发展。”陈世敏表示, “中国科创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新的案例势必持续涌现,我们也将会持续观察、陪伴成长,为中国科创贡献商学院的智慧。”
相关链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