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标杆】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运用物联网实施地铁车站智慧消防的管理经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企业进一步树立追求卓越的理念,帮助企业有效提升创新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市经济信息化委按照工信部统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持续组织开展“质量标杆”活动,培育挖掘了一批拥有创新性、代表性、引领性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的企业。我们将专题介绍和分享2021-2022年度上海市“质量标杆”先进案例,以期在全市各重点区域、领域以及各类企业中深入推进质量提升行动,营造“树标杆、学标杆、超标杆”的质量改进氛围,以质量提升促品牌建设,全面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简称“运一公司”)于2009年由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体制调整后组建成立,作为上海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中的骨干,承担着上海轨道交通1、5、9、10号线的运营生产任务。公司秉承“担通途之任,行人文之道,领行业之先”的使命,致力于将公司建设成为安全绩效、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居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
通过新技术与轨道交通车站现场管理融合,运一公司以特大型换乘枢纽站人民广场站为试点,综合利用无线传感、虚拟现实、物联传感、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开发建设“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换乘站消防三网融合平台”(简称“智慧消防平台”),形成火灾防控多元共治、应急救援科学智能、队伍管理正规精细、公众服务普惠便捷和应急通信融通可靠的智慧消防新格局。
图1:人民广场站智慧消防体系构架
智慧消防平台基于3M1E分析法,从人员、设备、方法、环境四个方面入手,对车站消防设施、人员等状态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与跟踪,搭建全景可视化、在线监测、火灾联动可视、闭环管理流程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应急决策辅助、工单管理、趋势分析等功能。利用三维建模技术,从区域、辅助决策的管理角度,实现多线换乘一张图管理概念,将设备实时状态、逃生线路、人力与救援物资分布等统一整合。建立设施设备在线监测,通过自主判断、趋势研判为车站运维管理提供及时可靠信息支撑,确保隐患事件及时处置。构建线上消防巡检系统,保障车站日常消防管理规范化、常态化有效落实。建立设备资产清单,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物联网、数据分析、应急决策辅助等方式,加强现场火警判断,提升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图2 :智慧消防平台功能界面
智慧消防平台从数据互通、预防预警、应急指挥、制度固化四个管理角度优化创新,实现实时、动态、融合的消防信息处理、数据挖掘和态势分析,为防火监督管理和灭火救援提供信息支撑,提高车站消防监督与现场管理水平,增强消防应急处置能力。自平台上线以来,人民广场站消防设备故障率由原来的15.3%降为1.2%;隐患排查整改率达到了100%;消防监控报警的准确性由79.9%提高到95.6%;人员监督检查上岗率由87%提高到100%;传统的电话通知应急处置,转变为现如今的实时响应。
通过建立智慧消防管理新模式,实现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人防”、“技防”、“物防”于一体的目标,为全国轨道交通车站的智慧消防建设和安全运营管理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公司管辖的特大型三线换乘枢纽站人民广场站、徐家汇站荣获全国现场管理五星级评价。
欢迎转发,但请注明出处“上海经信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