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上海这根“动脉”飞速生长!总长已超1537公里

2022年11月25日08:34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今年国庆假期,家住康惠苑的张阿姨发现,蒲汇塘东侧重新“装修”了一下,沿着彩色的透水步道散步,一边是水质明显改善的蒲汇塘,一边是可以坐下休息的大花坛,背靠悬铃木和芦苇,欣赏两岸风光,十分惬意。

向北偏西移动约5公里,习惯到延天绿地锻炼身体的老杨夫妇也有惊喜:环绕绿地的老步道翻新了,砖红色的慢行道和淡灰色的跑步道将绿地和靠近马路的人行道衔接起来,沿途的下沉式广场、飞天雕塑、阳光草坪、月季花园等美景让他们目不暇接。

这些让周边居民获得感满满的绿道均是今年新建的。它们既是深受民众喜爱的公共产品,也是上海向全球展示的一张生态宜居名片。

记者11月24日从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获悉,2022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的“建成200公里绿道”已超额完成目标。随着今年81条共231.88公里的绿道落成使用,上海绿道总长已达1537.78公里。

因地制宜,物尽其用

“绿道”主要依托绿带、林带、水道河网、景观道路、林荫道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是一种具有生态保护、健康休闲和资源利用等功能的绿色线性生态空间。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方岩坦言,放眼全国,上海绿道建设启动不算早,体量也不算最大,但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其中之一,就是规划先行,“想清楚再建设”,且秉持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的原则,避免大拆大建。

“绿道是造福于民的公共产品,如果在建设中,破坏了原有生态,给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了不便,就违背了初衷。”方岩表示,从启动绿道建设伊始,上海就已想清楚了每一步。

2015年,上海正式启动编制绿道专项规划,全市各区也陆续编制区级绿道专项规划。2016年1月,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出台《上海市绿道建设导则(试行)》,为本市推进绿道建设提供了技术依据。

根据《上海绿道专项规划(2040年)》,上海将在市域范围内逐步形成“三环一带、三纵三横”的市级绿道体系。

虽然体系庞大,但不等于投入就没有节制。查看规划,不难发现,许多绿道都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生态系统,空间内能保留的尽量保留,能提升改造的绝不推倒重来,这契合上海“寸土寸金”,绿道选址用地紧张、断点多的现实。

6.25公里的长宁区外环林带生态绿道是上海绿道建设先进理念的代表。

长宁区绿化与管理中心副主任程珑表示,长宁区外环林带生态绿道其实是一条“六合一”道,它可以提供日常的步行、骑行服务功能,也可以用于比赛,既是绿道,也是防汛通道和养护便道,“‘榨干’绿道,让有限的空间尽可能承载更多的功能,这就是一种环保理念。”

在空间上的“省吃俭用”,为绿道和周边地区的未来发展腾出了“后手”。

“绿道在规划时,遇到大型市政节点会留足间隔空间,事后证明,这些空间成为打通绿道断点的关键。”程珑表示,如果不未雨绸缪,就没有空间去架设人行天桥穿过断点。

在建设过程中,长宁区外环林带生态绿道还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自然基底,减少对现状苗木和地形的破坏,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彩化”,栽植约150种新优植物,让沿线四季有景:春季主打粉白色系;夏季主打蓝紫色系;秋季各种落叶乔木“发力”,色彩斑斓;冬季有梅花在寒风中绽放惊喜。

除了片林、草地,沿着绿道行进,还能“一站式”欣赏到滨水、湿地等类型的风貌。

“绿脉”“文脉”,人民做主

仔细观察近年来上海绿道建设的进程,不难发现其中的章法——先搭建“骨架”,再造“毛细血管”。

上海绿道分三个体系,分别是市级绿道、区级绿道和社区级绿道。市区两级绿道就是“骨架”。

在它们的带动下,上海各个体系的绿道串起各类公园、绿地、林地等绿色空间,结成一张遍及上海各个角落的生态网络。

今年夏天,世博家园十五街坊的居民前往浦星公路西侧绿地时,不到一公里的路上全程都有树荫遮蔽。

这得益于浦锦街道总长11.1公里的环社区绿道的落成,从高空俯瞰,这个“日”字形的社区绿道网络将当地近20个小区与8个大型生态节点有机串联了起来。

“近年来闵行区绿道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将绿道送到居民家门口。”闵行区绿化园林所绿化工程师余淦表示,以浦锦街道为例,随着今年绿道项目的建成,所有社区基本实现了与当地纳入城乡公园名录的12座公园绿地的“生态连接”——从社区前往公园的路上,时刻有树木花草相伴,这是作为“毛细血管”的社区级绿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服务功能。

在上海,绿道扮演的角色,不仅是生态节点的往来通道,更是人文节点的串联者。它还能通达历史景点、传统村落、特色街区等各类人文节点,成为上海市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便捷“文脉”。

在闵行区,三条绿道各自展示了一种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颛桥段的传统手工艺文化、江川段的重工业文化、紫竹段的文教及高新科技文化。

许多绿道还植入了“海绵城市”理念,布置了雨水花园,利用透水性路面和自然植被系统,打造具有良好生态效益和示范意义的绿地景观。

最终,无论是“绿脉”还是“文脉”,其形成都离不开沿线居民和单位的支持配合,他们既是上海生态的受益者,也是上海生态的“建设者”。

目前,上海正在全力推进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作为环城生态公园带重要的通行系统,外环绿道上将设置多个温暖惬意的“避风港”——名为“环城驿”的驿站。

根据《环城生态公园带环上功能提升总体规划》,沿外环绿道,上海将布局约40座“环城驿”,实现绿道上每两三公里就有一座驿站。

“‘环城驿’将拓展哪些功能,由居民说了算。”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负责人周华杰表示,管理部门正深入调研,目前有不少市民提出要在“环城驿”内设置自动售卖机、公共厕所、座椅、自行车停放点等功能设施,市民游客逛累了,可歇脚、喝水、上网、聊天;还有不少健身达人希望“环城驿”能提供更衣和淋浴的空间,这些期盼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化为现实。

外环绿道断点分布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