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要闻

150项城市运行体征数据首次纳入监管,可较为客观准确反映浦东城市运行总体态势

“城市大脑”再升级探路精细化治理

2022年11月08日09:21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本报记者 杜晨薇

10月21日,浦东“城市大脑”4.0正式上线运行。这是浦东以治理数字化牵引治理现代化、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上的又一新举措,自此,“城市大脑”的人机协同、全面感知、智能预判、统筹调度等能力均迈上新台阶。

“城市大脑”自2017年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成立以来,不断开展技术迭代。

2017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要求上海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2018年11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浦东新区城运中心,通过大屏幕了解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情况,进一步提出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

浦东城运中心副主任陈炜炜一面回忆、一面感慨,“当时,我们这里还是一个创新性探索性的新平台,刚刚起步不久。总书记为我们指明方向,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坚定了我们建设更高效的‘城市大脑’的信念。”

智能技术持续迭代升级

浦东拥有上海五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四分之一的常住人口,想要让每一个城市变量都在可控范围内,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是城市治理的必由之路。

为了减少行政成本,提升整个城市的应急反应能力,浦东城运中心将区应急办、公安、120急救中心、城管执法、市容环保、市场管理、建设交通等众多城市管理一线部门的所有城市运行相关信息,都汇聚在一个平台上。

如今在浦东,遍布着300万个物联感知设备,实时监测着每个体征的状态,一旦识别到信息异常,会在一秒钟内传达到“城市大脑”。以“城市大脑”为依托构建的区城运中心—街镇城运分中心—居村工作站三级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体系,“技防”“人防”联动,把收集到的“神经元”反馈信息、辖区内投诉热线及网格任务工单,直接通过“城市大脑”终端智能派发到具体负责人,许多问题的处置流程大大缩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这进一步为浦东的社会发展指明方向。

此次浦东“城市大脑”4.0上线运行,首次纳入监管的150项城市运行体征数据,并按照安全、干净、有序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可以较为客观、准确地反映浦东城市运行总体态势。

同时,依托浦东城运中心视频、物联感知、12345市民热线等各类数据的汇聚优势,辅以AI视频、神经元、民情民意、城感通四个智慧感知平台,朝着“生命体征无所不知、智能监管无时不有、精准服务无处不享”目标又进了一步。

三大治理领域深化整合

围绕城市治理能力提升的议题,浦东正探索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城市三大领域发展。

一年多来,“三大治理平台深化整合”已经初步完成,涉及经济治理的104个场景、城市治理的50个场景和社会治理的11个场景被整合成了10类57个场景。“经济、社会、城市治理在实践中密不可分,需要推进治理流程革命性再造,构建三大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陈炜炜表示。

整合的效果很明显,以河道管理的资源统筹为例,浦东1200多平方公里分布着大大小小河道1.6万多条段,通过把河长、村居志愿者、养护公司、第三方巡查单位、管理单位等各类治理主体及资源进行整合统筹,有效提升了河道各类问题的主动发现率和闭环处置率。

2021年11月1日,首部浦东新区管理措施《浦东新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率先构建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的决定》开始实施。新的法规出台,让浦东城运中心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城市治理思路得以走得更实:目前,养老、招商、城管等多领域可能涉及的经济、社会、城市治理功能都逐步归集到同一个平台上。

(来源:解放日报)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