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直播带人”,校园主播“直播带岗”……克服疫情影响帮助更多毕业生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沪上高校推出2.0版求职直播间
“欢迎大家来到直播间,请大家多多向身边的同学、亲人分享!”镜头前,上海海洋大学研二学生臧贻萍正在“吆喝”。作为主播,她介绍的“产品”是由39家企业提供的近500个应届生岗位。只见她和搭档一边推介岗位,一边穿插线上抽奖等福利……
眼下正是秋招的重要时段。为了帮助应届大学生更快、更充分就业,沪上部分高校今年联手企业一起出新招:推出校园求职直播间,培养学生和辅导员当主播,为毕业生带岗找工作。
在一些高教界专家眼中,“直播带岗”不仅是疫情背景下学校努力推进学生就业工作的大胆尝试,也是面对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所进行的渠道创新、意识创新和服务创新。
求职直播间搭载精准算法最大限度实现人岗匹配
校园里的求职直播间,能吸引企业和学生吗?
先来看看一组最新出炉的数据。11月3日,在上海海洋大学的求职直播间里,上海农商银行、中建八局上海分公司、和元生物等企业亲临现场,送出“面试直通卡”等礼物。当天,学生通过直播间投递4600多份简历,有5家企业收到简历超过200份。
此前的10月27日,在上海商学院举办的一场“‘职’通未来,直播带岗”活动中,直播间内同样人气爆棚,首场直播共吸引24家企业参与,共计提供248个职位,学生参与量达到7200余人次,投递简历646份。
高校开求职直播间并非新鲜事物。今年上半年,为了给更多毕业班学生提供就业帮助,沪上不少高校创新就业服务形式,校领导纷纷当起学生的“后援团”,多所高校的书记、校长直播“带人”,通过网络平台向用人企业推介学生。
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便是“吃螃蟹的人”之一。由他带岗的首场直播就获得“开门红”:累计收看34527人次,点赞超过35000次,评论留言6076条。当天,20名毕业生收获了企业抛来的橄榄枝。尝到了“甜头”后,今年上半年,上海海洋大学陆续开播了18场,吸引了139家单位、211名学生参与,直播间内签约成功率达到90.52%。
短短数月之后,上海海洋大学的校园直播间上新2.0版。与上半年相比,此次的直播间不仅从校园里寻找学生和辅导员作为主播培训上岗,还引入BOSS直聘这一专业平台的力量,为正在求职、忙于投递简历的毕业生提供精准算法,最大限度做到人岗匹配。
“我们希望能够充分利用好校企两端的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校园求职直播间的活跃度,扩展资源、拓宽途径,打造一个立足学校、面向临港新片区的开放式求职直播间,营造积极的就业氛围,帮助更多学生尽快找到心仪的工作。”王宏舟说。
让学生从“不敢投、不会投”到“主动投”
当求职直播间走进校园,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变化?对此,不少教师的直接感受是:学生的求职积极性变高了,从以前的不想投、不敢投、不会投转变成主动投。
上海商学院商务信息学院院长韩冬梅发现:在招聘市场上,校企之间一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比如,不少学生对岗位的了解限于“望文生义”,常因为“专业不对口”“听起来技术要求太高”“没有相关实习经历”等止步不前,不敢投简历。而从企业端来看,相比专业是否对口,它们更看重求职者的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
“搭建校园求职直播间,不仅可以帮助应届毕业生提高就业效率,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企业和岗位,也同时可以让更多低年级的在校生受益,尽早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大学期间尽早启动职业生涯规划。”韩冬梅说。
在Boss直聘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陆杨看来,校园涌现的求职直播间不仅是校企联手推出的就业服务新举措,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激发更多高校学子早选择、早就业,由此进一步实现好就业、就好业。
除了做好就业服务,不少高校也纷纷将校园求职直播间定位为“就业实践育人基地”:它不仅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方式,更是锻炼学生能力、提升求职指导、开展生涯教育、转变价值观念的综合性平台。上海海洋大学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孙红刚告诉记者,学校在推出求职直播间时设置教师和学生“双主播”,让学生当主播,可以起到朋辈榜样示范的作用;而让教师当主播,则可以在直播的过程中加入就业育人的因素,帮助同学们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和价值观。
(来源:文汇报 记者 吴金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