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上海1000家饭店年底前要开“直播”,解决“不见面”的痛点

2022年09月23日09:11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9月22日16时50分,消费者蔡女士打开送餐平台里经常光顾的一家门店,发现页面上多了一个“后厨直播”,点开后,可以看到打包出餐窗口的实时监控画面。

这是上海今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今年年底前,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将在全市推动建成1000家餐饮食品“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店,将餐饮服务单位加工经营场所的视频监控接入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并向社会公开,用透明的食品安全信息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解决“不见面”痛点

肇嘉浜路上的“美食荟”美食广场内,18家入驻的餐饮经营者正在厨房忙碌着,和以前不同的是,他们的一举一动正通过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对外“直播”,观众是隔着手机屏幕的消费者。

对于这种“直播”,经营者不仅没有紧张、反感,反而相当认同、支持。

“重新装修后,今年8月再次开业,一些经营者和入驻商户的业态有所调整,让很多老客户感到陌生。‘直播’是一种自我宣传的有效手段。”上海筷升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对于打算在这些新商户点外卖的消费者来说,观看“直播”来了解商户,更加便捷、直接。

“直播”还能带来更真实的信息。许多消费者在接触新的外卖时,会在外卖平台的商户资质页面里查找商户的证照等信息,还会翻一下店铺的照片。

有些店铺的照片看上去规模不小,明亮又干净,但如果图是盗用其他饭店的呢?又或者经过长时间的经营,疏于管理,面貌早已不复当年?只看外卖平台公示的静态信息,消费者一般无法辨别。

“直播”解决了这一痛点。后厨环境是否干净整洁、相关人员有没有戴口罩、外卖小哥或非店内人员是否违规进入后厨……消费者看看手机,就能逐一确认。

上海早在六七年前就开始推进“明厨亮灶”工程,今年提出的建成1000家餐饮食品“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店是过去“明厨亮灶”的升级版。

“升级的重点是让市民更方便地获取食品安全等相关信息。”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处处长黄丽瑢表示,以前的“明厨亮灶”也有“直播”,但主要形式是在试点的食品经营单位的用餐区、店外等区域放置显示屏,就近“直播”后厨等区域的实况。

随着网络餐饮服务业态的快速发展,“不见面”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餐饮消费方式,这导致部分消费者难以到现场看“直播”。

顺应消费者的迫切需求,监管部门和经营者升级“明厨亮灶”,把“直播”送到消费者面前,守护他们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常见的店内“明厨亮灶”  蒋迪雯 摄

激发社会共治热情

正在升级的“明厨亮灶”还与食安封签结合在了一起。

上午九点,上海昊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盒饭打包车间内一派忙碌景象,车间的质检员正将一张张贴纸粘在整装待发的盒饭箱上,并写上客户名称、生产时间等信息。

这张半个手掌大小的贴纸就是一种食安封签,右下角有一枚二维码。

十点整,盒饭箱抵达位于青浦区的一家母婴产品生产企业。

开箱前,食堂的工作人员用手机扫描这枚二维码,可以查询到供餐企业的地址、证照、食材溯源、检查日期、监管机构等信息,点击查询页面中的“明厨亮灶”按钮,可以看到盒饭烧制车间的“直播”。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一般不会出现在外卖平台上,消费者要获取食品安全等相关信息就不太方便。”松江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监管科科长詹奕表示,将“直播”二维码放在食安封签上,扫一扫就能知道食堂饭菜的“身世”,是用低成本打通“信息孤岛”的有益尝试。

“对企业而言,新版的‘明厨亮灶’还是很好的管理工具。”昊客餐饮市场部负责人廖敏表示,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是高风险食品经营者,要时刻加强自我管理,有了“直播”二维码,很多管理人员不用到单位监控室,打开手机就能随时查看各操作区实况,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工作人员整改。

升级后的“明厨亮灶”还能激发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热情。

在竹筷子茸城小菜茸北店,每一份打包好的外卖都扎上了食安封签,送到消费者手中后,扫描食安封签一头的“食安码”,可以看到饭店的“脸谱”(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动态评定等级,绿色“笑脸”为良好)信息,还可以发表评论,点赞或吐槽。

目前,松江区“食安码”已覆盖3000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数百户餐饮单位已主动采用印有“食安码”的食安封签。今年9月底,松江区60户网络餐饮单位完成“明厨亮灶”的升级后,将率先实现“扫码直播”。

“吃外卖前,查看食安封签是否完好,并扫码观看饭店的‘直播’;吃完后,扫码给出意见。”詹奕表示,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治理,这些评价、投诉,将成为监管执法部门的线索,更高效地维护健康稳定的食品安全环境。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