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社会| 法治

上海高温卷土重来,下周全是……自来水不够用?官方回应

2022年07月19日11:07 | 来源:东方网
小字号

原标题:上海高温卷土重来,下周全是……自来水不够用?官方回应

  小伙伴们

  东东又来报天气

  随着副热带高压东退南落

  上海今天高温天气得到缓解

  凌晨全市最低气温普遍在26~27℃

  白天云层逐渐增厚光照强度有所减弱

  上海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在33℃上下

  北部偏低一些

图片

  午后有对流云团发展东移

  上海中心气象台于12:20

  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图片

  云团影响下

  上海出现了分散性短时强降水

  其中浦东老港镇累积雨量28.8毫米为最大

图片

  △午后雷达回波

图片

  目前雷电黄色预警已经解除

  今天夜间阴到多云有短时阵雨

  明天上海云系较多

  多云到阴为主

  东南气流带来海上清凉空气

  气温依然不会很高

  全天气温在27~33℃之间

  不过需要注意

  由于申城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

  会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出现

  雷雨时风力较大阵风7~9级

  风向偏北

  相对湿度95%~65%

图片

  △未来一周副热带高压变化图

  本周三(20日)

  随着副热带高压再度加强北抬

  高温天气将卷土重来

  最高气温预计在38℃附近

  特别是23日开始

  大陆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再次联手成功

  我国南方地区将再度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

  上海也将是一连串高温候场

  天气以多云为主

  由于气温较高

  午后容易产生局地“热雷雨”

  提醒大家防暑同时

  及时关注临近预报、预警信息

  做好防范

图片

  最近持续高温

  有小伙伴担心

  上海的自来水供应有没有保障?

  水质会不会受影响?

图片

  上海市水务局局长史家明在今天(7月18日)的“2022民生访谈”中表示,7月14日,全市供水量达888万立方米,创年内新高,但远未达到历史最高峰,请市民朋友放心。

图片

  每年6月15日起,上海进入夏季供水高峰期。今夏35℃以上高温天出现较早,7月1日出梅后已发布3次高温红色预警,叠加全面恢复生产生活后的影响,供水量增幅明显。

  今年6月15日至7月12日,全市日均供水量达855.96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1.49%。

  近年来,上海供水最高峰出现在2017年7月21日,当天气温达40.9℃,全市供水量达到958万立方米。今年7月14日的888万立方米“今年最高峰”过后,如果气温持续走高,不排除追上2017年日供水最高峰的可能性。

  但史家明强调,上海38家自来水厂目前的供水能力达到1221万立方米/日,水量有保障,不需要担心“水不够”。

  上海自来水的品质也很稳定,确保“从源头到龙头”的优质供水,不会受到持续高温的影响。

  在原水方面,上海已建成长江陈行、青草沙、东风西沙、黄浦江上游金泽四大水库,综合应用水生植物及鱼类群落水质净化调控等技术,打造水清、岸绿、鱼游、景美的生态型水库。同时,定期给水库做全面“体检”,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在各座水厂,上海推进深度处理改造,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等工艺,进一步提高自来水关键水质指标。目前,全市水厂深度处理率已达到70%以上,预计到“十四五”末进一步提高至90%。

  自来水出了水厂,管线和二次供水设施是决定“后半段”水质安全的关键。

  上海管径75毫米以上的公共供水管线总长约4万公里,近年来,上海分年度滚动推进老旧供水管线改造,5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供水管线爆管事件明显下降。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完成2000公里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替换使用年限超过30年或材质比较落后、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管材。

  在前阶段疫情防控期间,在确保防疫要求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上海完成了32个路口的大口径老旧管线改造,以往这些管线处于道路交通压力较重的地区,很难找到实施改造的“窗口期”。

  其中,南京西路(石门一路至泰兴路)一根老管子还是1918年敷设的铸铁管,这次也顺利完成改造。

  目前,上海已完成2.2亿平方米的老旧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并由供水企业实施专业化管理,占到全市二次供水设施的三分之一。供水企业正在开展二次供水设施调查和隐患排查工作,进一步提升供水安全。

  此外,上海供水行业正在探索数字化转型。比如,研究构建具有预报、预警功能的智慧管网体系,可在不开挖路面甚至不断水的情况下,通过管道内检测等技术,使地下管网直观地呈现在巡检人员面前。该技术已在2021年初极端寒潮入侵时一展身手。

  许多小区还创建了高品质饮用水示范小区,推动智慧泵房建设,24小时自动监测进出水水质,发现问题实时报警,甚至可以预测居民用水量,控制、减少自来水在水箱停留的时间,保障用水“新鲜”。

  在一个试点小区,改造前,水池平均水龄为11个小时,改造后优化为6个小时。

  请小伙伴们放心!!

  不需要担心“水不够”~

  来源:东方网综合上海预警发布、上观新闻等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