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海芳香小镇”项目工地全面复工,预计明年投入运营

人民网上海6月14日电 (王文娟、殷洁如)“原材料能安排进场,工人就能动起来了,小镇中心项目计划是2023年建成投入运营,加班加点应该能赶得上。”6月1日,连续休整了两个月的“花海芳香小镇”项目工地拿到复工批复;今天(6月14日),随着材料和机器陆续入场,工地迎来了全面复工。
工地施工现场
“小镇中心项目”是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待泾村的“花海芳香小镇”项目建设的重点工程。2020年10月,为提升“花开海上”景区的锁流能力,在区镇村企的合力推动下,朱泾镇在上海首创以农村集体土地直接作价入股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发经营模式,成立了上海花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解决了产业链延伸的商业用地问题。
“按照计划的时间节点,今年春节过后,工程本应进入全面提速阶段,却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节奏。” 上海花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丹介绍,花开海上生态园自3月中旬起闭园,工地也随之停工,戛然而止的还有企业正在进行的项目融资程序。
“在获取土地使用权证、乡村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后,按照原计划,工程可以边施工边进行贷款申请,预计是办理完成抵押证后的3月底、4月上旬能放款。然而疫情来了,贷款申请暂停办理,工程进度款、工资等各项费用要支付,工人封闭管理要发放物资,生态园的日常维护不能停,资金一下吃紧了。”张丹回忆说:“朱泾镇党委政府了解到企业的难处,积极帮助我们与中国农业银行上海金山支行沟通,银行方面同意加速启动线上办理。”
“花海芳香小镇”项目效果图
在银行线上办理环节都完成后,贷款合同签订又碰上了卡点:贷款合同需要银行代表和企业法定代表同时到场,进行面签和视频录像。而企业主体法定代表人身处浙江。当时,根据防控要求,人员跨省往返需隔离,一来一去可能需要半个月时间。为了不耽误放款进度,银行允许授权委托在沪的企业总经理持授权委托书和印信到场即可。
条件虽放宽,但物流不畅,合规跨省取物又成了新难题。这时,政府提出送取双方各不越界,在边界卡点上,进行无接触取物。不久,一场接力在沪浙卡点上演,企业相关人员将印信和委托书送至平湖金山交界卡点后撤离,朱泾镇派人员进行物件消杀后,驾车取回。
“跨界取物”后,还要完成“跨界面签”。作为被委托人的张丹当时封控在松江区,而农行金山支行的工作人员及相关设备在金山区。为了配合做好不跨区流动,在镇、企、银三方的集思广益下,决定在两区交界处设置签约台。
5月5日当天,在金山和松江交界区域,中国农业银行上海金山支行工作人员与企业授权代表张丹在做好自身防护和现场抗原检测的前提下,完成了贷款合同及相关资料的面签。
贷款合同签订后,即进入到放款周期,可取得不动产抵押登记证明是放款的前置条件。当时,办理此证的金山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事务中心因为疫情,办事窗口暂时关闭。
为了配合打好助企“组合拳”,金山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心了解情况后,主动跨前,实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线上审核预收件处理,并与银行方面对接,承诺资料审核有效,一旦窗口开放,第一时间出证。5月25日,登记中心窗口正式恢复的当天,即加急办理下发了不动产抵押登记证明。
花开海上生态园
“疫情对文旅行业冲击很大,生态园因为封控,错过了两场花期,整体损失在500万左右,融资的停滞无疑对我们是雪上加霜,感谢政府部门为我们压缩了融资时间,日前,首笔贷款已经下发,至少超前一个月缓解了我们的现金流压力。” 张丹感慨:“企业发展离不开优质的营商环境,在这次疫情中我们深有体会,在金山朱泾发展让我们感到安心。”(图片由金山区朱泾镇提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