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用好科技创新之笔,浦东这样书写“双碳”绿色答卷

2021年09月03日09:53 |
小字号

中午时分,在浦东公交成山路停车场内,年轻的公交车司机小周熟练地将一辆961路公交车缓缓驶入指定位置,把一张充电卡交给充电工后,小周来到一旁稍作休息。

充电工在对车辆进行登记后,穿好防静电服,戴好防静电手套,插上充电枪,对应的充电桩显示屏上,显示了这辆公交车的充电电量、充电费用、充电电流及充电电压等。

“从加柴油变为充电后,驾驶公交车舒适、噪音低,特别在起步时,也更加稳了。”小周说。

8月25日是第9个全国低碳日,今年主题为“低碳生活,绿建未来”。把公交车变成一个随充随用的“移动终端”, 低碳交通的出行方式成为了浦东率先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有效途径之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

正在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浦东再一次走到了前列,在坚持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上,政府开启“引擎”、建立平台、企业发挥创新动能,向“双碳”目标齐发力,争当绿色领跑者。

464个充电桩建成投入使用

绿色出行开启浦东“低碳引擎”

“超级电容公交车充电15分钟即可续航40公里,一定程度上可满足行驶里程长且亟需快速补电的需求。投运后可提供18辆超级电容公交车全天循环充电,预计年充电量达50余万度,年节约碳排放量近400吨。”今年4月,又一座公交快充站——御霞路充电站在浦东落地。

据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用电检查人员杜佳玮介绍,目前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在浦东地区已投运9个集中式公交充电站,总计464个充电桩建成,可以满足1000辆公交车的充电需求。

“根据相关机构测算,相较于传统的柴油公交车,每度电大致可以节能减排1000克碳。”杜佳玮说,“通过统计,浦东充电站2020年约减排5万吨。”

开了近30年公交车的老陈,已从一线转到了管理岗位,每次看到在大型停车场内有序充电的“老伙计”时,不禁感叹,现在的公交车越来越干净了,黑黑的尾气不见了,也没有了浓烈的柴油味道。

近日,上海市道路运输局起草了《上海市道路运输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向社会公众征询意见。

据悉,在新能源方面,上海将加快推进公交场站充电桩布局,充电桩配套率达100%。

浦东“一块大屏”实时掌控“双碳”

促进重点企业节能减碳 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张江科学城能源服务中心内,在一块大屏上点选一家浦东重点企业,其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状况一览无遗;同时,陆家嘴、张江、临港等区域能源碳评估也正在生成……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大屏,成为了实时显示浦东全域1210平方公里“双碳”运行情况的“全景式地图”。

浦东新区践行“双碳”国家战略,政企合作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在今年5月上线后,已经成功接入了浦东供电公司内的“上海智慧城市能源云平台”。

在“上海智慧城市能源云平台”上,小布看到,一家浦东集成电路企业,在节能技术的加持下,每天早上6点至晚上8点,用电耗能呈现明显的低谷。对比之下,未改造的传统半导体企业24小时始终保持高耗能。

“在浦东供电公司的指导下,许多大型的工业用户、园区用户都逐步安装了光伏、三联供、储能等节能应用装置,并通过将数据接入我们的智慧城市能源‘双碳’云平台,更直观地了解自身的用能曲线和节能水平。”浦东供电公司总师室(互联网办公室)主任陈赟介绍。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下,“碳”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促使企业重新计算自己的成本和收益。

据悉,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已与中央结算公司确定合作意向,将数据中心的内部变电站监控、分项计量、信息机房等二/三级能耗数据接入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生成了能源碳排分析报告,报告展示了园区内每栋楼宇的用能曲线以及园区能耗分布情况,针对数据中心存在的PUE(电能利用效率)偏高和降碳空间有限的问题,浦东供电公司提供了包括节能运行优化方案、分布式光伏建设方案在内的综合节能方案,提升整体能效,挖掘减排空间。

“在‘双碳’下,我们也在改变思路,将‘卖电’转化为‘卖服务’。” 陈赟说,“ 特别在与新区发改委、科经委、生态环境局及城运中心等签署了‘双碳’战略合作协议后,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目前正在选取重点企业推进减排工作,将对全区优化节能方面起到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小布了解到,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还将依托“能源碳监测”功能,根据《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构建算法,为政府提供区域能源碳排放热力图和浦东新区各地块、各行业、重点企业的同比、环比能源碳排增速,辅助政府科学、高效制定规划,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低碳中心、零碳工场陆续推出

双碳市场正为浦东企业带来“现象级”机遇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如此巨大的市场,对于浦东企业来说,是一次“大考”,也必定会诞生“现象级”的新机遇。

“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设置了多个研发中心以及技术中心,但是像这样成立一个专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低碳中心还是第一次。从霍尼韦尔的战略上来讲,中国不只是我们的主要市场之一,也是我们一个重要的创新发源地。”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刘茂树说。

在霍尼韦尔宣布承诺于2035年前实现所有业务运营和设施的碳中和目标后,8月,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低碳中心在浦东张江宣告成立。

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首席技术官、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周麓波认为,减排是一个供给侧的改革方向,也是企业自身找到转变方向的重要方式。

“举个例子,霍尼韦尔自2010年以来先后落实了5700多个可持续发展项目,平均每年节省了1亿美元的成本,给企业实实在在地带来效益上的提升。在‘双碳’背景下,我们感到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时机。”周麓波说,“希望在中国率先推广新的低碳节能技术,因为中国企业能动性非常高,乐于创新。”

近期,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正式启动。在刘茂树看来,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开启对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是一个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目前,电力、建材和钢铁等行业已被逐步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重点行业,成为中国碳交易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这一次我们在浦东建立的低碳中心,是一个开放式平台,和政府、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合作伙伴携手共进。产生的创新技术将会从中国‘走出’,向全球推广。”

据悉,霍尼韦尔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旗下的上海宝氢气体工业有限公司已达成合作,为上海宝氢提供先进的氢气净化提纯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共同推动氢能的生产与开发,促进钢铁行业实现节能减排并助力达成“双碳”目标。

在浦东已工作多年的刘茂树,对于中国“双碳”市场前景非常乐观,更认为不容错过,“低碳就像此前的互联网,同样也是没有先例可循的。在浦东建立低碳中心,意味着中国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全球最新技术,中国市场也可以催生更多的创新技术。”

同样对“双碳”市场有着“野心”的还有博彦科技。

博彦科技是国内领先的软件技术服务供应商和最大的软件出口企业之一,为世界500强公司提供解决方案。作为国内首家以解决方案为主营业务且在中国境内上市的企业,该公司一直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的充分融合。

抓住“双碳”机遇,其最新推出的零碳工场项目,已向市场推出并收获了不少成功案例。

“这是一项建筑全生命周期零碳与超低能耗设计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实时计算碳排放、碳增量、碳返还等。”博彦上海外联开发总监潘晓慧说,“‘双碳目标’不仅为企业提供广阔的增量市场,也会推动新技术迭代升级、商业模式创新等。”

(来源:浦东发布)

(责编:沐一帆、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