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要闻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总校开学 “沪语体验课”迎第一课

2021年09月02日10:01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原标题: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总校开学 “沪语体验课”迎第一课

  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8月30日起总校开学,今年新增一门“沪语体验课”。

  “我在教学过程中会说普通话,在教上海话时才说方言,班上会有零基础的同学,一点点来,循序渐进。”一上来,沪语体验班的主讲教师、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张红玉让全班同学挨个做自我介绍,便于互相认识,也了解他们的沪语掌握能力。没想到,全班25个人里,只有2个人是零基础。

  为何要学上海话?有人从小学开始就随父母到上海生活,如今已经大学毕业,上海话听得懂,但家里人不讲,没有开口的机会。有人在工作中常常接待一些说着地道沪语的老人,“他们说快了我听不懂,每到这个时候总是很着急”。有人同学、同事都是上海人,常常为聊天时别人特地为自己切换成“普通话频道”感到不自在。

  每个人学沪语的故事,都让教室里的同学会心一笑,背后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想要真正融入其中的朴素愿望。很多年轻人曾向本地朋友求教,但对方却不敢教,“他们觉得自己也说得不好,怕误人子弟”。

  “我有个建议,以后进入这个教室,大家相互打招呼、交流,尽量用上海话。音不准没关系,我来纠正。我们这个教室里,谁也不怕笑话谁。”张红玉觉得,学上海话就像学英语一样,一定要不断开口、锻炼,哪怕起初说不标准。她先从数字教起,从“2”在上海话的不同发音,引出关于吃、穿、住、行的生活单词和一些简单的上海话寒暄语句。

  教会一些基本单词和句子后,课堂里很快引入实用型的情景对话,有点小学英语课堂的味儿了。“如果看到别人眼睛有点肿,好像脸色不好,你可以说,‘侬昨日夜里厢没困好,是勿啊?’这么说,他就会觉得很暖心。”海派文化的风情,也体现在吴侬软语的语态、语调里,讲到打招呼的用语“侬好呀”,她强调要拖长尾音,“呀”字轻轻摇曳出来,好像旗袍穿进了语调里。这些“交流秘笈”是一般课上难以学到的,也让学语言变得轻松有趣。

  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陈传奇坐在教室后面,把课堂上教的句子发到班级群里,默默当起了助教。“没讲过课,也来听听张老师是怎么上课的。”陈传奇也是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专委会主任,擅长说长篇评话,他打算等学员基础打扎实了,用一两节课的时间来讲上海的传说故事和民俗,让大家熟悉上海的风土人情。

  张红玉原本准备了提纲,但最后发现,整堂课的内容几乎都调整了。“我今天教得有点即兴,同学的基础远比我想象中好,所以把后面的不少内容提前了。”

  下堂课开始,张红玉打算针对班级情况增加句子的学习,当然,也会照顾两位零基础同学的感受。“汇报演出时,我们打算分三个组进行情景对话。比如小姐妹聚会、超市购物、同事过生日等,让大家全部用上海话来说。”

(责编:严远、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